余曉彥 牛紅培 鄭子美
1濮陽職業技術學院(457000)2中建七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450000)
淺談ALC隔墻板在施工中的應用
余曉彥1牛紅培1鄭子美2
1濮陽職業技術學院(457000)2中建七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450000)
文章從環保理念出發,介紹ALC隔墻板的性能和實際工程中的施工工藝并針對施工中特殊節點提出有效的施工措施,以保證更好的工程質量。
蒸壓加氣混凝土內隔墻板;施工方法;節點處理
蒸壓加氣混凝土內隔墻板,又稱之為ALC隔墻板。ALC隔墻板由石灰、水泥、硅砂等材料組成,內含氣孔,具有耐火、防火、保溫、抗震等性能。隔墻板具有以下優點:采用蒸汽養護、高溫、高壓復合方式制備,板面厚度相對較薄,板身輕,實現了擴展房間使用空間的目的[1];隔墻板內部含有鋼筋,并對鋼筋進行了除銹處理,增加其強度;施工步驟簡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量[2],現已在工程中被廣泛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內隔墻板,墻體的安裝布置方案有橫裝、豎裝兩種方案。橫裝一般用于公共設施的場合,豎裝用于樓房的建設[3]。河南省某高校宿舍采用此環保材料進行施工,施工工藝如下:
ALC板材進場→驗收材料→板材運至樓層→放線→排版→調整→安裝→U型卡固定→縫隙填實→接頭處修補→清理→驗收。
ALC隔墻板的尺寸為L×600 mm×120 mm。L為長度,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進行決定。安裝墻板之前先做排版平面圖,繪制板的就位順序。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對已就位的隔墻板側面涂抹砂漿,涂抹量以擠出粘結劑為宜,對擠出的粘結劑刮除并用粘結砂漿抹平壓實。對接縫用200~300 mm的耐纖維網格布均勻鋪設,最后用抗裂砂漿抹平壓實。
隔墻板與柱、墻體的連接可采用粘結劑連接,并在墻高1/3處設置U型卡,接縫處的粘結劑需均勻飽滿,如圖1所示。
隔墻板安裝一般采用的是豎裝(門、窗口、過梁除外)板,從內外墻的交界處開始,按照順序依次安裝。樓板需進行清灰處理,隔墻板的上端涂抹粘結劑,側面涂抹呈泥鰍背負形態的粘結劑;將隔墻板豎立,一施工人員在一側推擠,另一施工人員在隔墻板下端用撬棍撬動底端,使其上下移動與樓板擠緊,隔墻板上端的粘結劑擠出后刮平,如圖2所示。采用的檢測方法有:用2 m靠尺及塞尺檢測墻面的平整度;用2 m托線板檢測隔墻板的垂直度,最終觀察隔墻板是否與定位線吻合,經查驗無誤后,把木楔擱置隔墻板底端從而擠緊頂實,但不可產生預應力,然后撤出撬棍;若不撤出木楔,需對其采取防腐措施。

圖1 排版圖

圖2 ALC板材底部與樓板交接處理
針對在T型、轉角墻設置內隔墻板的施工措施是在墻體高度的1/3處釘入直徑為6 mm長度為300 mm的圓鋼,如圖3、圖4所示。隔墻板之間的粘結縫未達到規定強度之前,嚴禁碰撞振動,以防板縫錯動開裂。
最后安裝的是門口上部的過梁板。施工流程是在門洞兩側切割出100 mm寬度的搭肩口(長度不少于100 mm);制作過梁板的長度(比實際過梁長度少20 mm);橫向與豎向板材交接處應擠滿專用粘接劑。門口兩側盡可能使用整塊板材。粘結完畢的墻體,應用1∶2.5干硬性水泥砂漿將板的下端密封,養護3 d后撤去板下木楔,并用同等強度的干硬砂漿塞實,如圖5所示。

圖3 轉角墻節點做法

圖4 丁字墻節點做法

圖5 橫向板材節點示意圖
針對預留門窗洞口時,當洞口寬度L≥1 200 mm時,采用型號為-50 mm×6 mm的扁鋼U型加固,如圖6所示;門洞口寬度<1 200 mm時,洞口頂部過梁采用梯形鋼插片固定法或穿筋固定法。

圖6 開洞洞寬≥1 200 mm節點示意圖
在拼裝好的ALC隔墻板上后期開洞,當洞口寬度>1 200 mm時,洞口頂部需要加設L6.3×4角鋼,兩邊伸入墻內各100 mm。
根據工地實際情況,外墻板材安裝位置應與鋼柱外邊對齊,上梁不能與下對齊時,先用8 mm厚的扁鐵平鋪至對齊,然后用6 mm厚的扁鐵截成三角型與鋼梁連接角鋼補齊。
輕質隔墻板在節約能源、廢物利用、預防火災等方面優勢顯著,在建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要保證相關工程的施工質量,需嚴格控制施工過程,優化施工工藝,從而得到市場的認可,更有效的服務社會。
[1]劉金東.淺析輕質隔墻板施工裂縫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5):116-117.
[2]朱成軍.淺析輕質隔墻板施工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7(1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