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林
廈門永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李飛林
廈門永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361000)
近年來,隨著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在各大城市不斷涌現,作為高層建筑基礎底板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也逐步得到了各施工單位的重視。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從事高層建筑施工的經驗,總結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一些要點,以期為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有各種各樣的基礎形式,其常用的形式有筏式基礎、箱形基礎等。這類基礎形式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混凝土底板都非常厚大或者是承臺的體積比較大,結構一般是鋼筋混凝土,其施工難度比較大。文章主要探析在基礎底板中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要點。
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會出現很多施工難點,在施工技術方面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防止出現應力裂縫。因此施工單位要對各個環節進行充分考慮,來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1.1.1 優選水泥
普通水泥有著較高的水化熱,如果將其使用在大體積混凝土當中,水泥水化后就會把熱量釋放出來而且熱量不容易散發,如此就會使得混凝土內部有著很高的溫度。而環境溫度不高又加上混凝土表面擁有較好的散熱性能,就會讓混凝土表面和其內部產生一定溫度差,進而會表面產生一定的拉應力[1]。如果表面拉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所以,在進行水泥選擇的時候要選擇那些水化熱不高的水泥,比如說礦渣硅酸鹽水泥,同時還可以在摻加一些外加劑來改善混凝土性能。
1.1.2 優選粗骨料
優選粗骨料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1)采用碎石,其含泥量需要等于或者小于百分之一,碎石粒徑需要在5~25 mm之間[2]。2)在粗骨料擁有較大粒徑、石子級配良好的情況下配制的混凝土擁有較好的和易性,還有較高的抗壓強度,同時還能夠起到減少水泥使用量以及用水量的作用,進而讓水泥水化熱減少。
1.1.3 確定配合比
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想水化熱降低就需要在每立方混凝土中減少水泥用量,對混凝土強度進行充分利用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法。在混凝土中可以將一些緩凝減水劑加入進去,減少用水量,工藝特性得到改善,減緩水泥釋放水化熱的速度,降低還有延遲水化熱高峰。而且在其中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粉煤灰,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同時還可以讓混凝土降低水化熱。
經過一系列的泵送減水劑實驗、膨脹劑實驗還有配合比強度實驗后,對工作性能、耐久性、抗滲性還有強度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的考慮,最終對底板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確定。
1.2.1 布置冷卻循環鋼管
為了讓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降低,在其內部需要設置一排大約40 mm的冷卻循環鋼管[3]。在對其進行養護的時候需要注意監控進出水的溫度,一般溫差需要控制在10℃內,對于管內的水流速一般會控制在每秒0.6 m。
1.2.2 布置測溫點
對基礎底板進行溫度監測可以及時掌握大體積混凝土表面還有內部溫度變化。現存的用于測溫方面的設備有很多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4]。就選擇測溫點來說,首先來說縱截面需要能夠將混凝土的上部、中部還有底部都覆蓋住,再說橫截面需要覆蓋到混凝土的中、左還有右邊。
在大體積混凝土當中鋼筋的分布一般都比較密,上下層鋼筋高有著較大差距同時其直徑較粗。如果其結構當中鋼筋分布密的話,就要注意綁扎問題,比較合理的方法是利用卡尺來進行限位,這樣可以鋼筋網片保持整齊。如果鋼筋較粗的話,一般會采用套簡冷擠壓、直螺紋、錐螺紋還有氣壓焊的方法。在對鋼筋進行安裝的時候,混凝土墊塊上需要排放下層放進,同時混凝土墊塊之間需要有1 m的間距。
對溫度進行控制主要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1)骨料使用之前要先用溫度比較低的自來水或者是地下浸水讓其潤濕;在對骨料進行儲存的時候要實施遮蓋處理,防止陽光對其進行暴曬,這些做法都可以讓混凝土拌合物在進行入模的時候溫度降低。2)盡量不要使用新鮮水泥,要想做到這點就需要和相關的水泥產廠家進行溝通,讓水泥提前入庫;水泥進入施工場地的時候應該要將其溫度控制在60℃以下。3)進行泵送混凝土操作的時候對泵管也需要采取遮蓋處理,同時要澆水將其濕潤,防止在泵送混凝土的時候溫度再次升高。
劃分施工段非常重要,需要按照工程的情況進行合理科學地劃分,要因地制宜地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順序進行合理的確定。在進行施工分段的時候一般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1)剛開始施工時泵送混凝土能力要匹配混凝土的澆筑速度,防止出現冷縫;2)在混凝土澆筑進入到最后階段的時候要合理減泵,防止混凝土因為上升過快而出現脹模情況。在進行澆筑的時候需要采用“一次到邊、循序推進、薄層澆搗、斜面分層”的方法。
在對混凝土進行泵送的時候會有斜坡度的產生,依據其坡度在澆搗面的后部、中部還有中部各布置三臺振搗棒。這三臺振搗棒布置在坡腳還有底層鋼筋處、混凝土斜面中間以及混凝土卸料點。產生的作用如下:處在混凝土卸料點的那臺振搗棒能夠讓混凝土通過表層鋼筋,接著進入底層;處在中間部位的那臺振搗棒的主要作用就是讓混凝土密實度得到提高;處在底層的那臺振搗棒是讓混凝土可以順利進入到鋼筋底部。由于底層各鋼筋之間的間距很小,如果不對其進行振搗操作的話就無法確保下層混凝土澆筑是密實的。在操作振搗棒的時候要“慢拔快插”,上下進行抽動,這樣才能夠確保振搗是均勻的。在進行振搗的時候需要沿著澆筑方向,防止出現漏振情況,振搗時間一般控制在30 s。
在對高層建筑中的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時候,盡管實施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但還是會有泌水現象的產生。如果其泌水量小于規定量的話那么就不會讓混凝土的使用受到影響,但是因為其澆筑的為大體積混凝土,那么泌水量自然也會比較大。如果不對其實施有效措施,就可能會影響混凝土使用。為了對泌水問題進行處理,可以設置一些快易收口網于后澆帶,其鋪設方向應當要沿著澆筑方向。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以后需要進行及時的保濕覆蓋養護,一般覆蓋材料會選擇草席還有塑料薄膜等。在進行養護的時候應該要根據澆筑順序來進行,每一段混凝土在進行表面收光后應當要立刻對其進行保濕覆蓋養護。在進行養護的時候要防止溫度急降還有急升,在混凝土早期降溫過程還有升溫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保濕工作,一旦溫度降到中期的時候,就可以讓降溫速率適當的加快,在氣溫條件允許的時候白天可以將部分保溫薄膜掀開等到混凝土凝結之后,就可以去掉塑料薄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還要對其進行7 d的保濕養護,不要使用溫度比較低的地下進水或者是自來水對混凝土進行噴灑。
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大體積混凝土在澆筑方面的技術提高了不少,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但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畢竟是一項高難度、需多工種密切配合的施工技術,需要施工企業充分重視每個環節,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要將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這樣才能夠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進而保證整個項目高效高質完成。
[1]蔡立.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江西建材,2016(23):91+93.
[2]崔紅宇,項雪璞.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溫度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5):216.
[3]邵元才.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監理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34):168-169.
[4]楊紅生,鄭建立.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住宅與房地產,2016(18):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