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聞專業主義推動了新聞業的成熟和現代化,但從其誕生伊始,對其的批評也不絕于縷。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在當今時代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一是政治操縱。新聞媒介作為一種社會建構,政治權力的滲透是一定階級的產物,都會受制于國家和集團利益。對媒體而言,來自政府的政治壓力遠大于商業壓力。任何新聞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運作的,因此,新聞業難免有其政治立場,更難以擺脫政治集團的掌控。即便是在所謂的自由和民主政體之下,以“第四等級”自居的西方媒體,也不得不對無處不在的政治權力低頭。二是商業束縛。在西方商業主義媒介體制下,商業束縛成為新聞媒體的緊箍咒。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專業主義的意識形態本來就是不兼容的。專業主義意識形態有著很強的反利潤和反市場的內容,其宗旨在于服務社會,在提供專業服務時,成本不被看作決定性的因素。但是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格局決定了盈利是媒體的首要動機,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考量。新聞專業主義的邏輯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三是新媒體的時代沖擊。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更新換代,新聞傳播的理論和實踐都在發生重大變化,給新聞專業主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2016年美國大選中傳統媒體的種種行為,違背新聞主義、脫離社會公眾、塑造輿論偏見等現象層出不窮,再次印證了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虛偽和危機。誤導公共輿論偏向,瓦解公共言論場地。脫離民眾公意,一味自話自語。固守傳統姿態,與新媒體割裂。新舊媒體聯合造勢,競選變成“政治秀”。
(來源:《國外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