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悟空單車退出后,第二家公開宣布停運的共享單車誕生。近日,3Vbike共享單車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布,從2017年6月21日起停止運營,沒有退押金的用戶,盡快申請退款。創始人巫盛華稱,由于未融資成功,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輛自行車,投放市場后僅找回幾十輛,部分地區車輛丟失率達到100%,實在撐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多數車被偷,融不到資其實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
點評:共享單車平臺3Vbike死掉了,距離上一家倒閉的悟空單車,時間僅僅只過去了8天。時下,共享單車的亂戰已然棋至中盤,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勢必還會有第三家、第四家乃至更多的共享單車平臺出局離場。與此同時,以相互持股、收購兼并等方式所撬動的全行業大整合,也必將漸次展開。諸如此類的劇情,曾經在團購網站、在線旅游、網約車等領域一再發生。
關于倒閉的原因,3Vbike的公開說辭是“由于單車大量被盜”。3Vbike果真是被“偷”出局的?恐怕不然。資本市場本來就是殘酷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創業者投身其中,當然要充分考慮到其中的風險。把創業成功的希望一廂情愿地寄托在社會人人道德良好或者投資者都是冤大頭的虛幻前提之上,把自己的失敗掩耳盜鈴地歸咎于“多數車被偷”,恐怕難以服眾。
共享單車丟失或損壞現象并不鮮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可預見的耗損。3Vbike沒有得到投資,才有了自掏腰包投1000輛——連基本防盜措施、定位設備都缺,就敢造車最終幾乎折損殆盡,可以說有必然性。由此想見,3Vbike扛不住,根本上是因入行比較晚,技術不過關,模式無創新,未得到融資,競爭力極弱,其失敗是注定的,屬于“末位淘汰”。事實上,只要技術“山寨”、模式復制、資本投機的現狀不改變,將會有更多共享單車小平臺黯然退場。
市場是理性、殘酷而公正的。草臺班子的3Vbike之死,雖是必然,但也說明,創業必須有基本敬畏心。敢想敢干容易,但要真正尊重產業行業規律,對自身技術有信心,對市場有研判分析,對社會有責任擔當,才能搏殺出來,存活長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