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玥
摘 要:中國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絢麗的文化瑰寶,中國民族音樂憑借其自身具備的藝術色彩和藝術價值更是成為國內音樂藝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越發密切,國內傳統文化受西方文化影響和沖擊明顯,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也呈現出了新特點。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整體難度較大,本文也將提出具體的中國民族音樂傳承及發展措施來提升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程度。
關鍵詞:全球化 民族音樂 傳承 發展 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在近幾年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中西方文化交融程度較高這一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更是需要進行持續性努力。經濟全球化引發了文化全球化,各種經濟交流活動與文化交流活動實際上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會,而西方文化熏陶下的音樂和其它藝術形式則對于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構成了威脅。中國民族音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承與發展務必要成為國內傳統文化傳播和擴散的組成部分,新時期下對于此類問題進行研究也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概述
1.全球化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帶來的影響
全球化對于中國民族音樂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斷交融,西方文化在向中國輸出的進程中也伴隨有一定的藝術形式輸出,西方音樂文化在中國的不斷傳播與擴散對于民族音樂及民族音樂相關的藝術表現形式也產生了影響。例如,中國民族音樂在作曲上便受到了西方作曲方式上的直接影響。
其次,全球化下西方先進的音樂理念不斷傳入中國對于中國民族音樂也到來了影響,這種影響下中國民族音樂本身獲得了較好發展,中國民族音樂自身魅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以被更多人了解也增添了中國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
2.中國民族音樂特質與價值分析
中國民族音樂之所以能夠流傳上千年并在當代社會中依然具備較高的藝術表現力與其自身所具備的音樂特質和音樂價值有直接關聯。中國民族音樂的音樂特質帶有顯著地傳統文化色彩,其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導致中國民資音樂具備了較強的傳統文化特質,漢唐時期中國民族音樂發展達到了一個峰值,部分藝術表現形式中中國民族音樂也帶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文化精髓影響。此外,國內民族眾多且地域文化差異性明顯,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音樂本身在特質體現上雖然與一般性中國民族音樂同源卻往往會體現出差異性明顯的音樂特質。中國民族音樂不僅具備較強的藝術價值,其在當代也能夠成為人們更好窺探傳統文化的窗口。
3.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必要性分析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十分必要,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受重視程度不斷增加,而傳統文化影響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實際受重視程度較低卻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新時期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十分必要。從國內民族音樂實際受眾范圍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國人對于中國民族喜愛音樂的喜愛程度相對低下,受眾范圍相對狹窄一定意義上制約了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從中國民族音樂實際傳承與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形式極為緊迫,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等西方音樂表現形式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實際地位產生了明顯沖擊,對于中國民族音樂進行傳承與發展也需要引起重視。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難點
1.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意識薄弱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意識十分薄弱,國人對于民族音樂實際藝術價值缺乏了解也制約了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在改革開放至今的幾十年時間里,國內民眾思想意識發生了顯著變化,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化這一背景下西方音樂表現形式傳入中國且對于國人的藝術審美偏好產生了直接影響。由于國內音樂類型越發多樣且國內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效果較差,當前國內并未形成較好的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環境,這些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意識便相對薄弱。思想意識層面上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人們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去主動對于民族音樂進行了解,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進程也十分緩慢。
2.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式單一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式單一實際上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中面對的現實性問題之一,而這一問題正在逐漸轉變為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進程中的難點性問題。就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而言,當前國內民族音樂的傳承對于教育的依賴程度極高,過度以來教育環節來達成民族音樂傳承實際效果較差且傳承的實際受眾載體也較為狹窄。就發展而言,中國民族音樂及其相關的藝術表現形式依然是一種小眾藝術,長期以來對于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方向把握上的不當更是使得普通人難以對民族音樂有全面了解。民族音樂在產生時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新時期下民族音樂在國內的發展措施選擇不當更是導致其與人民大眾之間的聯系逐漸淡化。
3.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主體不明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主體不明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進程中極為明顯的問題。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是一種文化延續與擴散的有機活動,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效果相對較低更是與主體不明晰有直接關聯。例如,國內政府雖然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較為重視,然而民族音樂具體該由哪一機構(人員)進行傳承與發展并不明確,這也導致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出現了“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現狀。此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主體不明導致很多低質量的傳承與發展活動較為出現,這一做法不僅不利于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甚至會產生一定負面作用。
4.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挑戰頗多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當前面臨的挑戰頗多,這也與全球化對于中國發展帶來的綜合影響呈現出了一定相似相。中國民族音樂雖然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然而其本身與國外各種音樂形式在具體藝術表現側重上有明顯不同,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在音樂之一藝術表現形式上更是有直接體現。例如,中國民族音樂中的山歌與歐美的搖滾樂在實際思想文化表達成“風馬牛不相及”,山歌等諸多中國民族音樂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具備較強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但其表演價值與商業價值相對低下,單純的依靠口頭宣傳及教育途徑更是無法對于中國民族音樂進行較好傳承與發展,而民族音樂傳承的緊迫性實際上則增添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實際難度。endprint
三、全球化背景下更好進行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揮的建議
1.強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意識
全球化背景下更好進行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務必要強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意識。以教育階段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實踐活動為例,高校音樂藝術相關教育中應當更多的進行中國民族音樂藝術價值彰顯,在聲樂教學和舞蹈教學中也應當適度增加中國民族音樂的出現頻率。中國民族音樂與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之間都能進行較好融合,在教育環節上提升民族音樂應用頻率也不失為一項正確選擇。此外,國內民眾也應當不斷強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這一意識,個體的人充當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載體更是能夠較好達成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目標。
2.多元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式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需要對于當前較為單一的傳承與發展方式方法進行豐富,多元化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式也必須要成為未來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必經之路。全球化進程中西方音樂在國內的不斷發展實際上有一定模式,歐美等發達國家依托經濟交流進行文化傳播與擴散這一做法可以被我國借鑒并應用到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中。中國民族音樂在國內的傳承不能過度依賴于藝術教育,政府應當在各種新聞媒介上進行中國民族音樂的播放并進行內部擴散與傳播。在此基礎上,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可以通過中西方經濟交流紐帶逐漸向國外進行輸出,“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實際上也獲得了較好的機會。
3.突出政府作用進行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突出正在作用進行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是實際作用極為明顯的一種做法,其不僅能夠直接明確出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實際主體,更加能夠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商業性推廣,在經濟社會中中國民族音樂也不可能完全脫離于社會基礎進行傳承與發展。國內各級政府不僅要對于區域內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事宜進行科學規劃,更是需要成為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實際主體。例如,在某一省份舉辦的國際展會中,政府可以與主辦方進行溝通增加展會期間中國民族文化活動,通過這一形式來使得更多人了解并喜愛中國民族音樂。
4.重視中國民族音樂的海外傳播
重視中國民族音樂的海外傳播對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同樣意義深遠,特別是在西方文化及西方音樂藝術形式在國內不斷流行這一現狀下,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更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進行。中國民族藝術團以及相關藝術表演團體應當在海外演出時增加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播力度,通過音樂演唱,舞蹈展示等新式多元化中國民族音樂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得展示窗口與展示平臺,讓更多的外國友人有機會接觸到中國民族音樂才能將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工作做好。
四、結語
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狀況相對較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既面臨諸多機遇也面臨系列挑戰,以往國內對于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相關事宜并未給予充分重視更是平添了當前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實際難度。中國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是有機整體,而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也需要進行區別看待。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之間具有密切聯系,一定意義上來說,只有較好的對于中國民族音樂進行傳承,才能助力于中國民族音樂的實際發展。
參考文獻:
[1]范琳琳.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6(3).
[2]王瑩.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大舞臺,2015(8).
[3]董秀團.全球化背景下少數民族民歌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以云南大理白族調為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5(4).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