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
摘 要:旅游業作為貴州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地區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口數量、就業勞動人口也對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將從貴州省總人口、就業人口、旅游業收入作為解釋變量,選取貴州省歷年GDP作為被解釋變量,運用貴州省1978—2013年的相關數據,觀察總人口、就業人口、旅游業收入對貴州省GDP發展的重要作用,在運用Eviews軟件檢查結果時候,對模型做出適當的修改,最后得出結論,人口總量與旅游業對貴州經濟發展影響較大。
關鍵詞:戶籍人口;就業總量;旅游收入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0.010
文獻綜述:從我國宏觀層面探討人口、經濟增長、工資、經濟收入、就業之間的關系,閏榮國等(2006)認為我國GDP、結構轉型和就業總量之間存在顯著的長期均衡關系。從我國三次產業的相對微觀層面去分析就業的影響因素探討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就業等之間的關系,俞國梅(2004)認為GDP與三次產業就業人數相關,與第一產業就業負相關。在國外有關就業影響因素的研究中,Sajal(2009)認為就業與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且GDP 是就業的原因之一。Matthew 等(2010)認為能源、就業和GDP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
貴州省作為一個西部落后地區省份,改革開放之后經濟發展增速十分明顯,近幾年在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之際,貴州省經濟依然能保持10%左右的增速,遙遙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我們很有必要看看近些年貴州省經濟發展的方式,總人口與總就業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另外在國家倡導綠色發展的戰略下,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已經引起人們的矚目,而旅游業恰好是綠色產業,同時也是貴州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必然要引入到變量中來。
設立基本模型:GDP=β1+β2POP+β3EMP+β4TOU+u。其中,pop為總人口數量,EMP為總就業人口數量,TOU為旅游業收入,β為系數序列,u為擾動項根據在貴州省統計局貴州統計年鑒上搜集到1978—2013歷年財政收入、戶籍人口、就業人口、國內旅游人口數據,做線性回歸得到相關系數(圖1)。
圖1中為就業人口數量系數,為一個負數,從經濟解釋為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口,平均就會對地區經濟總量的貢獻是負值,即是每增加一個就業人口,經濟總量就會下降2000元,這在經濟上是講不通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模型設定有誤,出現了共線性,戶籍人口總量與就業人口總量有很大的共線性可能。戶籍人數、國內旅游人數系數均為正,與經濟總量發展呈正先關,而且除了就業人口數,解釋變量的系數P值都較小,表明各個變量對經濟的發展影響顯著。觀察F的值非常大,這就表明各個經濟變量對GDP的總體影響是顯著的。并且看出,總人口的增加量對GDP貢獻最大,系數最大。
第二步檢驗解釋變量之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圖2),回歸分析中可以得到擬合優度數值很大(0.9895),t值很小,F值很高,初步判定變量之間出現多重共線性的概率較大。用Klein檢測結果如下:r之間相關系數較高,通過公式運用,發現存在線性相關,且有害。修正方法,刪除EMP項,做回歸即可。
第三步檢查自相關,觀察殘差圖,發現不符合正態分布圖形,可能存在u自相關情形,進一步利用回歸分析中的DW值進行檢驗,經查表得到dL=1.295,Du=1.654,回歸中的dw值為0.5764,顯然在0到dL之間,表明殘差具有正的自相關。
第三步用LM檢驗得到圖3F值與obs乘以R方的P值都很小,所以,我們拒絕無自相關的原假設,認為存在自先關,解決方法,首先運用一階差分(圖4)對Dw值檢驗,發現1.41位于DL到dU之間,表明一階差分變換后不能斷定是否有自相關的。
第二部分進行異方差檢驗首先觀察Y對3個解釋變量各自的方差發現Y的離散程度在隨著pop增大急劇加大,可能存在正相關的異方差。看第y與emp的離散關系,同前一個相似,y的離散范圍同隨著emp增大急劇變化,可能存在正的自相關,接著對做y對tou的離散變量觀察,經過離散圖觀察同樣很有可能存在正的自相關。
接著我們運用懷特檢驗(圖5)
顯然obs與R平方的乘積p值較小,拒絕不存在異方差的可能性,及存在異方差現象。對異方差的修正,一般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圖6)。
從上面的檢測來看,存在多重共線性,自相關,異方差現象,仔細分析發現計量模型設置明顯有誤,因為pop與emp在邏輯上講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對模型進行修正,GDP=β1+β2POP+ +β3TOU+u,做回歸我們可以得到圖7。
顯然P值,F值都很大,解釋變量對y的影響是顯著的。初步觀察R平方,F值與T值,多重共線性概率很小。
檢驗自相關經過圖像初步判定自相關情形依舊存在,進一步用DW方法進行判斷d=0.496,經查表的d值域在0到dL之間,依然具有正的自相關性,用LM進行檢驗,得到圖8、9。
F值與obs*R方的值都是不顯著的,接受原來無自相關的假設。
最后檢查異方差,觀察散點圖發現存在異方差的可能,再次用white檢驗得到圖10表明接受原不存在異相關的假設。
通過修正模型,我們可以得到,沒能充分滿足解釋變量線性無關,無自先關,無異方差的條件,但是模型依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是修正后的模型,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貴州省經濟總量同人口總量,入境旅游人數呈正先關,且人口總量對經總量的貢獻略微大于入境陸游人數。
結論及政策建議:通過實證分析,我們發現,人口的數量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使十分巨大的,這也吻合我國近期推出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經濟活動的主要因素是人,勞動創造財富,消費刺激生產,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提高教育質量,尤其是職業教育質量,職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關乎著勞動者勞動技能,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效率,促進經濟發展。(2)招商引資,貴州省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每年勞動力輸出多達數百萬,如何把本地勞動力了留下來,在本地安居樂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值得地方政府思考,貴州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招商歷來是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綠色經濟,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舉措就是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貴陽已經開通了到北京,至廣州動車,上海至昆明的高鐵經過貴州部分地區,貴陽至重慶、成都的高鐵也將于2017年底完工,這將對貴州旅游業發展是一重大利好,通過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地方政府要做好相對應的配套設施建設、旅游從業人員培訓等。
參考文獻
[1]吳國琴.產業融合背景下的河南旅游業發展對策 [J].旅游經濟, 2012, (4): 110-111.
[2]夏光.再論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創新[J].環境保護,2012,(23):1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