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發布月報,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為3242萬桶/日,并將2018年預期上調22萬桶/日至3242萬桶/日。OPEC還將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由127萬桶/日上調至137萬桶/日,將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由126萬桶/日上調至128萬桶/日。隨后,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月報也將2017年原油需求增長預期值從上月的140萬桶/日提至150萬桶/日,并預期明年會再增140萬桶/日。
去年年底,OPEC成員國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同意將產量限制在較2016年10月峰值少180萬桶/日的水平,以此削減原油產量并支撐油價。然而,今年7月OPEC減產協議履行率僅為75%,創年內新低,致使全球原油產量連續第3個月增長,這說明OPEC為削減原油產量和減輕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壓力而付出的努力沒能達到預期的水平,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
一方面,當初因本土動亂而獲得減產豁免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近期原油產量和出口持續增加,一定程度抵消了其他國家的減產成效;另一方面,伊拉克、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和馬來西亞等國減產執行率疲軟。
目前,由于美元走低、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以及全球原油需求預測增加,布倫特原油價格和WTI原油價格分別保持在每桶52美元和49美元附近。未來,如果美國頁巖油產量繼續回升,加之減產協議執行效果不理想,國際油價仍存在一定下行壓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