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芳
摘 要:江河湖泊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載體,其不僅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還是人類生存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因此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就需要充分遵循綠色發展理念,來做好河湖的管理工作。本文就河長制河湖管理模式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綠色發展;河長制河湖管理模式;水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77
我國的水利部分以及環境保護部門等十部委于2016年12月貫徹落實了《關于全面推進河長制的意見》,并對河長制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這也就要求相關政府單位能夠充分認識到推進河長制對于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的重大意義,并需要加快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以節點治污與生態保護修復為重點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從而取得一個良好的水生態保護效果。
1 充分認識到河長制全面推行的重要意義
1.1 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需求
在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明確要求,表達了建立綠水青山才能獲得更多財富的理念,并在未來努力構建生態文明與現在社會的和諧共處。所以說在推動長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走生態優先以及綠色發展之路,并需要將長江生態環境的修復工作放置到首要的位置。而江河湖泊所帶有的資源、生態、經濟各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些方面構成了我國的主要生態系統。所以要真正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必須對河湖的管理工作重視起來,并借助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方式,來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2 維護我國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舉措
當前國內的水資源問題較為突出,主要是老問題未解決、新問題又涌現出來了,其中包括水資源的短缺、損害、污染這些方面。而水資源主要依靠河湖水系承載,因此就要政府部門能在開展河湖治理、保護工作的同時,采用更加積極的措施。但是現階段還有一些開發活動,在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根本沒有注意到周邊環境的承載能力,長期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導致河道干涸以及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等情況發生,從而嚴重影響到了河湖自身完整生態系統的保留。對于這些現象,迫切需要大力推行河長制,來改善河湖系統和周邊生態環境,這對于我國的河湖保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3 是完善我國水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保障
河湖管理作為水治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近年來許多地方在進行河長制的推廣過長中,都普遍實行了黨政主導、高位推動以及部門聯動的推廣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可以說河長制的推行,其能夠維護我國的河湖生命安全。這也就需要各地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職能,并進一步做好安排,保證人與自然能夠有和諧良好的發展。
2 準確把握河長制的任務要求
2.1 強化紅線約束、確保河湖資源的永續利用
大量的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河湖,所以提升水資源的質量、保護生態才能有效保護河湖健康。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過程中,也就需要將節水護水作為其首要目標,并嚴格落實相關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力度。政府部門還需要在納污三條紅線的剛性約束下來進行水功能區的嚴格管理,來切實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要進一步推進節水型的社會建設力度來確保河湖的生態基流以及河湖功能能夠得以持續的發揮,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水資源生態環境。
2.2 岸線格局需要合情合理
河湖系統當中水岸線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國多個地方的河長制情況進行分析,發現要想有效對河湖進行保護,要進行一系列的規劃、布局以及后期的監管,然后才能擁有健康的水岸線。因此在江河湖泊的管理過程之中,就需要進行河湖管理范圍的合理劃分,并禁止非法侵占河道以及非法采沙等活動的發生。此外對于岸線的功能區還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并需要進一步對分區和用途管理進行加強,使水域岸線得到有效保護。同時還要進行整治清理工作,對于岸線的隨意占用、濫用問題進行徹底解決,從而保護岸線能夠進行科學、高效的開發利用。
2.3 實施聯防聯控
防污治水作為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之一,就要求各級政府能夠對導致水污染產生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防污治水效果。我國現階段河湖的水污染問題主要是表現在水利,但是其根子在岸上,因此在保護河湖的過程中也就需要進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全面落實,并需要進行聯防聯控,來進一步加強水污染問題的源頭處理。此外還需要對水功能區進行嚴格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并需要對河湖排污管控機制以及考核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一定的排污口優化布局效果,并促進河長制得到進一步的推廣。
2.4 統籌城鄉水域
在進行河湖的保護工作中,還需要因地制宜,根據相關區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采取針對性的水資源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夠使得江河湖泊的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相關的政府單位就需要進一步強化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并建立一個健全的水環境風險評估排查體系以及預警響應體系。在進行水資源管理的過程中,還可以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等一些新型技術,來推進水環境治理的網格化以及信息化建設。此外在河長制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強化對引用水源的規范化建設,來確保群眾飲用水的安全性,并使得該區域的水資源風險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推升。在河湖水資源的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同時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以及農村的河塘整治工作,并著力打造一個自然凈化、自然滲透的河面城市與美好環境。
2.5 加強系統治理
在開展河湖的保護工作時要注意,要注重山水林田湖的協同性,在治理的同時保證系統性、完整性,并進一步增強修復河湖生態,保證河湖生態的健康。在規劃的過程中,要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的實行退田還湖, 同時還要注意對河湖當中生存的生物進行有效保護,多進行河湖健康的評估工作,階段性的對水資源容量提升狀況進行了解掌握,來讓水生態環境容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在河長制的具體推廣過程中,還需要積極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來對一些水源涵養區以及江河源頭去等重要的生態保護區給予更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建設生態清潔型的小流域,從而取得一個良好的是水生態保護效果。
2.6 構建一個長效的河長制管理制度
為了取得一個良好的河長制管理效果,就需要根據管理區域的實際狀況,來進行河長制辦公室的針對性設置,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河長制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以及工作督查制度,并需要對河湖的具體管理保護情況進行定期的通報。對于河湖管理保護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難點與重點問題,還需要通過協調的方式來解決,并需要在此過程對河長制的實施情況以及履職情況進行嚴格的督查。對河長制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然后建立相關部門聯合執法機制,這樣也能夠使得河長制的推廣工作變得有法可依,來切實維護一個良好的河湖管理秩序。
3 結束語
河長制河湖管理模式的推廣,其也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以及推進我國生態文明的一個內在需求,其能夠很好的解決我國的復雜水問題,并可以維護河湖的健康生命。因此相關區域的政府部門就需要對自身的是自制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并且在全面推廣了河長制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來取得一個良好的水資源管理效果以及水生態環境優化效果,從而幫助我國取得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化結果。
參考文獻
[1]劉芳雄,何婷英,周玉珠,等.治理現代化語境下“河長制”法治化問題探析[J].浙江學刊,2016(6):120-123.
[2]任敏.“河長制”:一個中國政府流域治理跨部門協同的樣本研究[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3):25-31.
[3]譚仕倫,胡蓉.烏當:鄉村旅游發展大步前行[J].當代貴州,2016(32):26-29.
[4]劉翰生.福建省大田縣實施“河長制”工作實踐與啟示[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6,28(1):25-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