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要 規則意識對幼兒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規則意識可以幫助幼兒約束并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習慣。幼教工作者、家庭和全社會對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認知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成效。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是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重要途徑,協同培養才能真正收到實效。
【關鍵詞】規則;規則意識;幼兒教育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后,經濟實力的增長舉世矚目。但國民素質的提升與經濟實力的增長很不相稱,由于規則意識不強,外媒對國人走出去素質低下的負面報道經常見諸報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認為這是規則意識培養缺失所造成的。一個人行為習慣和規則意識最佳的培養時間是在幼兒時期,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將守規則變成一種習慣。本文主要從加深對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認知與路徑選擇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1 對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認知
所謂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并通過的,由群體里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所謂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比如說遵守校規、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正確的規則意識對于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
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不干涉別國內政這就是聯合國制定的處理國際關系的規則。企業“走出去”要有社會責任,要注重當地的環境保護,解決東道國的就業,本國發展要惠及東道國的發展,這也是規則。只有這樣,你的朋友圈才會越來越大。否則,你的發展和崛起就會受到多種擠壓和羈絆。
從集體層面來看,集體也有自己的規章制度,每個成員都要受此約束,這就是集體的規則。集體中的每個人無論職位高低,都應遵守規則,誰違反規則,就要受到懲罰。
在一個家庭里面,也有家庭的規則。尊老愛幼,長幼有序等,這些都是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守規則才能維護一個和諧的家庭倫理關系。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你不僅僅是一個自然人,你還是一個社會人,你要與這個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必須遵守做人的準則。比如,現在的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一種規則經濟,非常講求契約精神。如果你不守規則,不講誠信,你再有能力,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你可能寸步難行。有一個在德國留學的醫學博士,學業成績非常好,臨近畢業,想留在德國工作。有一次在進無人值守的地鐵時,心存僥幸,逃了一次票。當他自以為得計時,殊不知,他的噩夢般的經歷由此開始。他去面試很多家德國醫療機構,面試官都對他的業務素養贊不絕口,但都表示不能聘用他。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定要探個究竟,最后有一家醫院告訴他實情,正是那次逃票,被地鐵里的電子眼拍攝到了,這一不良記錄與德國所有的社保、醫院等機構聯網,最終導致沒有一家機構愿意聘用他,自己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綜上所述,可見對規則意識培養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證明,3-6歲是一個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正確引導幼兒,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和行為習慣,對他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路徑選擇
在3~6歲幼兒成長階段,培養幼兒規則意識離不開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這三條渠道。
2.1 通過幼兒園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3~6歲的幼兒好似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如何將規則意識這濃墨重彩的一筆畫好,是幼兒園每位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1.1 在園一日生活活動中貫穿規則意識培養
幼兒一日生活全過程都可以將規則意識的培養嵌入進去。比如,要求幼兒嚴格遵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不遲到,可以培養幼兒守時的規則意識。再比如,要求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又比如,要求幼兒午休時不能大聲喧嘩,可以培養幼兒尊重他人、不影響他人生活的意識。
2.1.2 在教學活動中設置相關規則意識培養的課程
3~6歲的幼兒對有些規則知之甚少,幼兒園有責任在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課程,幫助幼兒了解有哪些規則。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給老弱病殘讓座,進入公共場合不能衣冠不整等。
2.1.3 在游戲活動中體驗與感知規則
在幼兒園各種游戲中,讓幼兒將學到的規則意識運用到活動當中去,感受和體驗相關規則。比如幼兒園設置小小銀行、小小醫院等場景。要求幼兒去銀行,辦事要排隊,這是世界通行的規則。要求幼兒在機場、影院不能大聲喧嘩,遵守公共規則,表現自己較高的素質和道德水準。
2.1.4 了解并尊重不同規則
國家與國家不同,家庭與家庭不同,他們的風俗習慣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和習慣等,不觸犯別人的禁忌,遵守不同的規則。如:在中國我們認為點頭表示贊同,搖頭表示否定。但有些國家可能恰恰相反。當你與這個國家的人打交道時就要入鄉隨俗,遵守這個國家的規則。在體驗西餐文化的時候,怎么使用刀叉,怎樣遵守西餐的用餐文化,這都是有一定之規的,我們都要尊重與遵守。
2.2 通過家庭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2.1 家長率先垂范講求規則意識
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做出守規則的表率,你希望培養怎樣的孩子,你就自己先做到那樣。一個愛玩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一個愛看書的孩子。如果你要培養孩子信守承諾,你給孩子的許諾就一定要兌現,兌現不了的就不要隨意承諾。也許你已經忘記了,可孩子還記得呢!這就是你與孩子之間約定的規則。
2.2.2 培養孩子規則意識要有獎懲機制
家長要有意識地設定一些規則,在他做到時給予獎勵,沒有做到時給予懲罰。比如,孩子吃飯不能按時完成,總是拖拖拉拉。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你給他什么獎勵?如果吃不完,你給他什么懲罰?如果規定30分鐘內吃完飯,因為孩子吃飯心不在焉, 那就對不起,把飯碗拿走,就算孩子感覺餓了,也要“狠心”地堅持不讓吃飯。反復幾次,孩子會明白,不好好吃飯就會沒有飯吃。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感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疼他一個人,不勞而獲。為了培養孩子按勞取酬的規則意識,告訴孩子要通過自已的勞動換取資助,在家里每一個成員都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為家庭貢獻一己之力的義務。
2.2.3 家園要協同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在幼兒園老師要求幼兒有規則意識,回到家里,家長要與幼兒園保持一致,家園之間的尺度不能松緊不一,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2.3 通過社會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社會是一個更大的舞臺,幼兒遲早也會進入社會,早點通過幼兒接觸社會,培養其規則意識,更便于實現學校和社會的順利對接。
2.3.1 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守規則
幼兒雖然小,但接觸社會的機會非常多。有時是孩子單獨行動,有時是在家長監護下行動。無論是哪種情況,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監管時,更需要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比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孩子逛超市、坐地鐵、出國旅游的機會大增,都有機會乘坐電動扶梯,怎么站立是有規則的。要告訴孩子為什么要靠右站立,這是給趕時間的旅客留出快速通道。
2.3.2 要對規則有敬畏之心
規則盡管沒有法律那么嚴苛,但我們也要對規則有敬畏之心。比如,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要告訴孩子不能隨意觸碰車上的安全設施,不能因為好奇而膽大包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2.3.3 把守規則變成一種習慣
幼兒首先懂得有哪些規則,其次要遵守規則,更高更難的境界是持之以恒地堅持,將守規則變成一種習慣,內化于心。好的習慣決定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
總之,只要幼兒園、家庭和全社會協同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今后他們一定會成長為一個規則意識強、受人尊敬和歡迎的高素質的世界公民。
參考文獻
[1] 胡瓊.淺談幼兒習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
[2] 卜凡一.淺談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2).
[3] 龔燕,劉娟.幼兒規則意識與行為的培養[J].學前教育研究,2009(01).
[4] 王雪梅.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的方法及問題解析[J].才智,2016.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