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凱
518000廣東省邊防總隊第六支隊衛生隊
青年人頸型頸椎病應用運動療法治療的效果分析
李明凱
518000廣東省邊防總隊第六支隊衛生隊
目的:探討運動療法治療青年人頸型頸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青年人頸型頸椎病患者100例,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參照組采用牽引治療,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運動療法,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治療的整體效果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運動療法治療青年人頸型頸椎病的效果顯著。
頸型頸椎病;青年人;運動療法
頸型頸椎病是康復科中的常見病,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1]。近些年來,頸型頸椎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有重要意義。有研究指出[2],防治青少年頸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自我頸部運動療法。基于此,本次主要對青年人頸型頸椎病經運動療法的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頸型頸椎病患者100例,根據研究要求均分為兩組。參照組中,女22例,男28例;年齡20~32歲,平均(26.82±4.19)歲;病程1~8年,平均(3.05±1.50)年。試驗組中,女25例,男25例;年齡21~33歲,平均(27.07±4.51)歲;病程2~7年,平均(3.14±1.36)年。兩組臨床基礎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法:①參照組實施牽引治療。囑患者選取仰臥位,其后前屈頸椎20°~35°,在頜枕帶固定之后以頸椎電動牽引儀進行間歇牽引治療。設置牽引力時需依照患者病情、耐受情況等決定,在患者自我感覺耐受情況較好的狀態下可逐漸遞增,牽引的重量保持在12~15 kg,時間10 s;間歇時牽引重量則保持在8~10 kg,時間15 s。1次/d,30 min/次,1個療程10次。②試驗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行運動療法。治療內容如下:鍛煉患者頸部肌肉,旋轉、側屈、伸、屈。其后囑患者雙手叉腰,頭部低下,使頜部盡可能接觸到上衣第1個扣,頭部仰起,保持面部同屋頂平行,頭部向左右兩邊歪斜,確保耳垂能觸及肩峰,左右旋轉頭部,旋轉時盡量由下頜部觸及肩峰。六拍為一節。3次/d,10 min/次。此外,還需囑咐患者日常生活中盡可能不低頭,每日做1次頸部運動,時間保持在20 min即可。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其后評定效果。
療效評價:療效評定參考《中國療養醫學》[3]中的有關內容進行。①治愈: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肢體與頸部功能恢復正常,工作與勞動不受影響;②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背、肩與頸部疼痛在體位不適或陰雨天時偶見,頸椎功能接近正常;③有效:與治療前相比,背、頸與肩部疼痛有所減輕,肢體與頸椎活動有所改善;④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或者加重。
統計學方法:在統計學軟件SPSS 20.0數據包中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4%)與參照組(76%)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頸型頸椎病還可稱為局部型頸椎病或韌帶關節囊型頸椎病,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枕、肩、頸部疼痛、麻木與酸脹,可向肩后部、枕部放射,同時伴有頸部肌肉強直與壓痛,其中最常見的便是斜方肌與頸肌受累。
頸部運動療法為頸椎病防治的常用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有效改善患者頸椎椎間關節的功能,使頸部關節囊、韌帶與肌肉等組織的張力增強,增強或者恢復上肢、肩部等肌肉的活動力量,在維持頸肩背部兩側肌肉穩定性的同時使肌肉痙攣的情況被減輕;此外,還可使頸椎關節的穩定性得到加強,及時矯正患者不良身體姿勢,有效改善頸部活動能力與血液循環,防治頸椎病效果顯著。
何偉等研究指出[4],頸部鍛煉需緩慢柔和,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患者鍛煉時出現不良反應,例如頭頸部不適等。患者病程越短,運動時間與療程越長,則其治療效果便會越好。頸部的運動需達到活動的極限位,且保持較長時間,才會取得顯著的效果。在本文研究中,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到了及時的改善,且肢體與頸部功能恢復情況佳,治療總有效率94%,與參照組的76%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運動療法用于青年人頸型頸椎病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患者癥狀可及時得到緩解,頸肩部活動功能得到增強,值得推廣。
[1]梁波,張付方,陳培,等.運動療法治療青年人頸型頸椎病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藥雜志,2013,30(7):580-582.
[2]李洋,張本發.運動療法治療青年人頸型頸椎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34(9):1158-1159.
[3]林容枝.針刺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醫學,2015,21(10):295-296.
[4]何偉,張琛.李同生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經驗[J].湖北中醫雜志,2016,38(5):23-24.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in young people
Li Mingkai
Health Team of the Sixth Detachment of Frontier Corps,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in young people.Methods:100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c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exercis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We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 in young people was significant.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cervical type;Young people;Exercise therap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