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琨
454000河南省焦作職工醫學院臨床部
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應用效果及劑量分析
李琨
454000河南省焦作職工醫學院臨床部
目的:研究和分析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應用效果及劑量。方法:收治子宮腺肌癥患者80例,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采用大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分析、比較兩組發生不良反應情況以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且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時,采用較小劑量既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還能顯著降低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
米非司酮;子宮腺肌癥;應用效果;計量分析
在臨床婦科疾病中,子宮腺肌癥比較常見,且該病癥的發病率僅次于子宮肌瘤。女性一旦患上子宮腺肌癥,不孕的概率高達40%左右,因而會嚴重影響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1]。有關研究表明,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且還能明顯減少患者的各種不良反應[2]。因此本文對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應用效果及劑量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現具體報告如下。
收治子宮腺肌癥患者80例,利用計算機隨機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35~50歲,平均(43.321.48)歲;病程1~6年,平均(3.61.8)年。觀察組年齡34~53歲,平均(44.43±2.57)歲;病程1~5年,平均(3.1±1.5)年。兩組患者在病程、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均采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規格25 mg/片。對照組采用大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即口服米司非酮2片/次,1次/d。持續口服3個月。而觀察組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即口服米司非酮1片/次,1次/d。持續口服3個月。
觀察指標:分析、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等。治療效果判定標準:①顯效:月經量以及痛經癥狀等改善顯著;②有效:月經量以及痛經癥狀有所改善;③無效:月經量以及痛經癥狀改善不顯著,甚至存在加重傾向。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將研究所得的最后數據采用SPSS 22.0進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χ2用以檢驗計數資料,t值用以檢驗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結束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有惡心2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5%(3/40);對照組不良反應有惡心7例,嘔吐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0.0%(12/40)。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對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結束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2.5%(37/40),而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77.5%(31/40),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好,且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近些年,由于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加,這就使得子宮腺肌癥發病率也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3]。通常情況下,經產婦年齡>40歲的群體易發生子宮腺肌癥,且該病癥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痛經加重、經期延長,子宮經檢查存在質硬、增大等情況,且按壓時疼痛明顯,因此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從而對其生活質量產生不利影響[4]。目前對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還未發現針對性的高效療法,因此如何治愈子宮腺肌癥患者,增強其生活質量,成為醫療領域以及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5]。作為新型的抗孕激素,米司非酮可與糖皮質激素受體以及孕酮受體有效結合,并對孕激素作用形成有效的抑制,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卵巢激素的釋放,從而達到抑制卵泡發育的目的。有關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米司非酮的抑制,這樣就能對子宮腺肌癥進行有效的治療[6]。

表1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本研究中,觀察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為惡心2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7.5%(3/40);對照組不良反應的情況為惡心7例,嘔吐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0.0%(12/4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效2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37/40);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7.5%(31/40)。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好,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看出,采用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能夠獲得十分顯著的臨床療效,且應用之后患者月經量以及痛經癥狀獲得顯著改善,因此小劑量米非司酮在臨床治療子宮腺肌癥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時,采用較小劑量既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還能顯著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值得應用與臨床推廣。
[1]邸琳琳.腹腔鏡下腺肌瘤切除術及左炔諾孕酮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93):111.
[2]姜艷秋.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77.
[3]汪珊.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113例子宮腺肌癥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21(3):129-130.
[4]孔翠萍.止痛化癥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6,28(2):177-178.
[5]李煒,呂春梅,李緒蘭.超聲引導經皮微波消融術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瘤的臨床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8):1897-1899.
[6]施榴紅.曼月樂環和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病療效對比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5):2533.
Application effect and dose analysis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Li K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Jiaozuo Staff Medical College,Henan Province 454000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and dosage of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rge dose of mifepristo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dose mifepristone.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3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which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77.5%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When mifepristone is used to treat adenomyosis,a smaller dose can be used to achieve more pronounced results,which can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Mifepristone;Adenomyosis;Application effect;Quantitative analy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