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鵬
鐵筆縱橫
創(chuàng)作手記
■ 趙 鵬

字翮庵,1989年出生。陜西寶雞人。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yè),導師朱關田、方愛龍老師。篆刻師從鞠稚儒先生?,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青年書協(xié)篆刻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友會會員。
作品入展獲獎:
第四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
“吳昌碩獎”第四屆浙江省篆刻大展三等獎
“恒銘實業(yè)杯”江蘇省第七屆青年篆刻作品展
首屆全陜青年書法篆刻大展
“官塘杯”中華朱方全國篆刻作品展新秀獎
“秦風書韻”首屆陜西省書法篆刻作品展一等獎
陜西省第五屆篆刻作品展優(yōu)秀獎
第三屆陜西省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二屆篆書作品展
第三屆浙江省大中小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三等獎
“沙孟海獎”第八、九屆全浙書法篆刻大展
在我的篆刻創(chuàng)作中,我一直奉行“平中出奇,工而不板”的創(chuàng)作理念。這一理念之下,拙作大都以工穩(wěn)平正一路作派示人。需要注意的是,工穩(wěn)印風最忌板滯匠氣,并且很難展現(xiàn)個性。這就是工穩(wěn)印局限所在,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多寫篆書,同時要探求古文字、借鑒吸收前賢經典作品的營養(yǎng),比如字形、結字、用筆、節(jié)奏等等,使之轉移到我們的篆刻創(chuàng)作中。這是“印從書出”的創(chuàng)作之路,此外在印式探索上,還要廣收博覽,借鑒漢晉磚瓦、碑版石刻、鐘鼎彝器等金石文字,即所謂“印外求印”的嘗試。
學習篆刻,我比較注重以下幾點:首先,要確立自我印風及學習方向,確定目標,集中精力形成一家面目,并在心存古人的基礎上逐漸加入個人的書寫習慣,以期確立個人的印風。其次,結合自我印風建立書法體式、提升書寫能力。最后,工具書、綜合學習資料要進行準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書會使學習事半功倍。此外,在學習篆刻的同時,也要注重書法修養(yǎng),在篆、隸、楷、行、草等方面都要有相對明確的取法對象,不可朝三暮四。
至于印章的邊款創(chuàng)作,則要加強楷書基礎,從而更有利于提升邊款的藝術效果。在篆刻的學習當中,應該注重取法。要取法乎上,有難度才有高度。在漢印中,“平中出奇,斜而反正”的理念是我們需要玩味、體會的。
至于篆刻的取法,傳統(tǒng)的取法分為印宗秦漢和對流派印的繼承。我的朱文作品,大都取法王福庵鐵線篆圓朱文,而在篆法上又嘗試加入自我書寫的特點。白文印的創(chuàng)作,篆文“印化”難度顯然大于朱文,我的嘗試是以取法漢印為本同時又參考趙之謙白文印風。目前來看,拙作呈現(xiàn)出工穩(wěn)的作派,尚有諸多不足,我認為這是一階段的嘗試,要保持激情和創(chuàng)作欲,追求完美才能出好作品,而自我印風的確立將是以后學習的努力方向。

興來醉倒落花前

煮茶亭長

慎獨

長亭煙草

德潤身

璟閣所藏

舍利子

靜研古墨似聽香

李曄私印

雨后登樓看山

淥波

開甕勿逢陶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