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培良
名師高徒
我的書法教學經驗淺談
■ 侯培良

1969年出生,吉林省遼源市人。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吉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遼源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遼源市書畫院聘任書法家、吉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石油書法家協會會員、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書法協會理事。
作品獲獎入展:
“愛華杯”第九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三等獎
書法報首屆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二等獎
中國首屆硬筆書法正書大展提名獎
全國第二屆硬筆書法家百強大展“百強”稱號
首屆“相約金陵”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三等獎
第一屆“文鳳堂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二等獎
第二屆“品翰堂杯”全國硬筆書法公開賽三等獎
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銅獎
自2000年從事硬筆書法教學以來,已達18年之久,經歷了諸多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培養了無數優秀學生,學生們無論在日常的學習方面還是在書法水平及參賽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下面就我的教學中的三方面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認為老師的知識層面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我喜歡讀書,尤其是古文學,所謂詩詞歌賦,盡可能多的傳遞給學生,讓孩子們受益,使孩子們崇敬你這個書法老師。其次,我以為作為一個書法教師,書法本身的藝術水平要高,通曉書法史,掌握多種書體的書寫技能,經常演示可以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中華傳統書法文化藝術的魅力。再次,我更懂得一個書法教師的道德人品標準,對待學生的管理,可謂苦辣酸甜,難度不低,管理不善,教學混亂。這也是我身邊一些書友,書法水平高,但不擅教學的原因吧。更應以老師的威嚴為主,可恩威并重,我長于對學生內心世界的探究,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更多的是,我尊重每一個孩子,我長于幽默、詼諧的教學風格,孩子們喜歡你的性格,敬佩你的才華,才能尊重你,且聽從你的教學管理。
首先,在教材選擇方面,我收集眾多教學資料,自編教材,按照從基礎開始,筆畫、所有偏旁部首、獨體字、綜合訓練的教程,扎實學生的書寫訓練,打牢基本功是整個硬筆教學的關鍵,半年(50課時)是基本數(但對于領悟能力差的學生則要進行必要的“總復習”即從頭學),而后,可根據學生對訓練掌握的實際情況,優秀的可進入碑帖訓練。其次,我對優秀學生的教學指導全面進入臨帖狀態。我初選歐體《九成宮》,3個月后,視掌握情況進而臨習王羲之《黃庭經》。行書的臨帖指導則以王羲之的《圣教序》為范本。魏碑、隸書等多體因勢利導。真正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書法知識和字體。這些經典的書法范本用于教學中,使得我的學生在所有的全國性權威書法大賽中博得評委的青睞,使學生們屢獲高獎。
多年來,我堅持半年一次的賽季評比頒獎會活動,即對半年來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在各項書法大賽中取得的成績綜合評定,評出等級獎項,頒發獎品和抽獎活動,極大地調動孩子們學書法的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恒,學有所成。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性規范面權威的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大賽活動是檢驗我的教學成果的主要手段。通過參賽,使學生的書寫技巧和創作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最為突出的是在參加大賽的集中訓練過程中,通過反復批改學生的創作作品,使學生的創作能力和藝術審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唐詩二首

陸游詞二首(『真』后缺『老』)

■ 曾新童
13歲,遼源市實驗中學初二學生。2016年獲得第三屆“品翰堂”杯全國硬筆書法公開賽金獎;2017年獲得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特等獎。

柳宗元《小石潭記》節錄(『冽』應為『洌』『倚』應為『佁』)

■ 李京杭
12歲,初一學生。2016年獲得第27屆“文明――駿堂杯”全國書畫大賽硬筆金獎;2017年獲得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金獎。

詞二首

■ 褚元鳴
11歲,小學六年級。2016年獲得第27屆“文明――駿堂杯”全國書畫大賽硬筆金獎;2017年獲得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金獎。

李白《行路難》(其一)(“鬦”應為“斗”)

■ 王 溪
11歲,小學五年級學生。2016年獲得第27屆“文明――駿堂杯”全國書畫大賽毛筆金獎;2017年獲得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銀獎。

劉義慶《世說新語》兩則(“太傳”應為“太傅”)

■ 陳星頤
11歲,小學六年級學生。2016年獲得第27屆“文明――駿堂杯”全國書畫大賽硬筆銀獎;2017年獲得第二屆“筆墨先鋒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銀獎。

古詩三首(“陽”應為“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