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京麗
(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循證護理在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作用
房京麗
(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分析對詢證護理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癥監護室新生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在此基礎上的詢證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重癥監護室新生兒實施護理時,使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可明顯降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有較高使用價值。
循證護理;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作用
呼吸機相關肺炎是重癥監護室中使用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最為常見的一類癥狀,對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傷害極大,因此采取何種方法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進行預防非常重要[1]。本次研究中,即分析了使用循證護理的方法在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上可取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癥監護室新生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1~14 d,平均(8.52±1.27)d。將所有新生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1~13 d,平均(8.13±1.03)d。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14 d,平均(8.78±1.57)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所有患兒均需使用常規方法的護理,在實際的護理中需按照機械通氣治療中的相關要求對其進行臨床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兒實施循證護理,即對以往實施機械通氣時首先需要對以往在重癥監護室中對新生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時的并發癥類型進行分析和收集,并找出相應文獻,通過對這些文獻進行分析后能夠進一步的對如何對這些并發癥進行預防的方法。而在實際的護理中,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強化對相關人員的操作培訓
為了避免在機械通氣治療中出現各種并發癥和不良反應,首先需對所有醫務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保證到醫務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定對新生兒進行臨床治療。尤其是要保證到醫務人員在各項操作和檢查前需認真洗手。另外也可將洗手操作圖貼在洗手臺位置。另外需要將一些細節注意事項張貼在洗手臺處,例如不允許戴手套消毒[2]。而在進行氣管插管的操作時,必須要戴無菌手套,而氣管插管中需要使用的喉鏡也需在使用前進行消毒處理。而為了避免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需要對新生兒的個人用品進行相應的一對一消毒處理。
1.2.2 吸痰詢證護理
在對新生兒進行吸痰操作時,也需注意到進行相應的詢證護理。在吸痰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最為恰當的時機。需要在新生兒出現了科室、咳嗆或是憋氣時才能夠進行吸痰。并且新生兒的肺部出現了痰鳴音時可進行吸痰。除開這些癥狀,若新生兒的血氧飽和度還或是氧分壓出現了突然性的降低時,也可對其進行吸痰處理。
1.2.3 定植菌傳播詢證護理
定植菌的傳播也是導致新生兒在機械通氣治療中出現呼吸及相關肺炎的重要原因[3]。針對這一點,可強化對新生兒的口咽部位的護理工作,尤其是為了保證到新生兒口腔中的分泌物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清除,可使用擦拭等諸多手段對其進行清除。另外在擦拭完成后,如有必要也可使用制霉菌素液對口腔進行涂抹,避免出現口腔感染的情況。另外在體位上,可盡量讓新生兒采取半臥位的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而在每次鼻飼后也需要將病床抬高15~30度左右,保持這個體位約30 min左右,避免出現胃內容物反流到氣道,導致新生兒出現呼吸及相關肺炎。
1.3 療效標準
本次研究中需對兩組新生兒的呼吸及相關肺炎的發生率進行統計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的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2.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呼吸及相關肺炎發生率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對比(n,%)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新生兒的較常見疾病類型,主要指的是新生兒在進入到重癥監護室中實施機械通氣的治療后由于諸多因素導致的肺部感染,一般是在機械通氣后48 h后出現的。由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特點,對新生兒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極大,尤其是由于新生兒各項身體機能和身體抵抗力均未發育完全的情況下,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更是可能會對其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4]。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使用何種方法降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幾率非常重要。但以往使用的傳統護理方法無法及時有效的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情況進行降低。通過本次研究顯示,在重癥監護室中使用循證護理的方法看明顯降低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幾率,有著較高應用價值。
[1] 肖 政,汪成瓊,黃榜江,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高危社會人口學因素的Meta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35):4-11.
[2] 宗小敏,王模奎.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4):266-268.
[3] 李 慧.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3):39-40.
[4] 劉 穎,魏紅艷,盧曉春,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3):56-57.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8.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