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趙巧紅,李秀雄,吳定芳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特需醫療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微信在代謝綜合征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朱 敏,趙巧紅,李秀雄,吳定芳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特需醫療中心,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討微信在代謝綜合征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特需病房初次診治的代謝綜合征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62例和實驗組5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進行院外健康教育,實驗組開展微信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的教育效果。結果 實驗組健康教育達標率98.28%,對照組90.33%;實驗組患者滿意率100%,對照組82.26%;實驗組出院后6個月不良生活方式(除食用油及鹽攝入量、吸煙及喝酒外)比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信健康教育更能促進代謝綜合征患者改善院外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其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程度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微信;代謝綜合征;院外;健康教育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1]是指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紊亂、肥胖等多種危險因素集結于個體內的一種狀態,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目前MS患者的治療首推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2]。讓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提高生活質量,及作出有效評價,需要進行計劃性、系統性的健康教育[3]。目前利用互聯網進行遠程醫療及健康教育已成為普遍手段[4]。微信普及率高、操作簡單方便、更新快,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能傳播更全面更便捷的健康教育知識[5],可滿足不同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我科近年通過微信開展代謝綜合征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特需病房初次診治的MS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78例,女42例,年齡(49.7±5.3)歲,體質指數(26.54+1.23),其中商人76例,企業管理人員28例,其他職業16例。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初次診治的MS患者[6];(2)未接受過MS的健康干預;(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能夠熟練使用微信;(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的肝膽腎疾患及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2)不配合進行健康教育。按住院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58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齡(49.2±5.5)歲,體質指數(26.48+1.19),商人35例,企業管理人員16例,其他職業7例;對照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齡(48.9±5.9)歲,體質指數(26.65±1.21),其中商人41例,企業管理人員12例,其他職業9例。兩組性別、年齡、體質指數、職業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經評估暫無需藥物干預,由研究組成員進行一般資料、疾病認知、生活方式等評估,責任護士按MS護理常規進行護理,并針對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性生活方式給予健康教育。
1.2.1 對照組
出院時將健康教育內容制成小冊子發放給患者,鼓勵其隨時查閱。每月電話隨訪一次,評估患者對小冊子內容是否理解及正確執行,與患者探討出院后應對生活、工作中不良習慣的方法,如何重建健康生活方式。予出院后6個月電話通知回院復診,填寫調查問卷。
1.2.2 實驗組
患者在接受對照組干預措施的基礎上,全部加入我科創建的代謝綜合征微信群。微信群每周發送兩條健康教育內容,涉及MS的病理生理相關知識、飲食、運動、自我管理等,形式包括圖片、語音、視頻、和圖文消息等。患者可隨時在線咨詢疾病的相關問題,研究者及時答復。每晚21:00研究者在線解答患者的疑問,與患者討論出院后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遵照健康教育的要求調整飲食結構、運動方式及運動、休息時間等,針對其認知錯誤和薄弱環節,加強教育,協助調整。對患者困惑集中的問題,研究者收集后,針對性地將相關健康教育資料發送至微信群內。同時鼓勵患者相互進行經驗交流,以增強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促進健康管理。每月月末循環在微信上通知出院后6個月的群員在線填寫調查問卷。
1.3 評價方法
利用問卷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包括:(1)不良生活方式調查問卷:根據MS的危險因素自行設計不良生活方式調查問卷,包括情緒調節、飲食結構、規律運動、吸煙及飲酒不良習慣等。(2)健康教育掌握率:自行設計健康教育調查問卷,共20個項目,每項5分,滿分100分,85分以上為掌握,60~80分為基本掌握,55分以下為不掌握。掌握率(%)=(掌握+基本掌握的病例數)/總病例數×100%。(3)患者滿意率:自行設計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等級。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資料收集方法
入組時、出院時兩組分別發放不良生活方式調查問卷,實驗組58份,對照組62份,均100%回收有效問卷。出院后6個月實驗組在線完成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及健康教育調查問卷各58份,有效率100%;對照組現場發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及健康教育調查問卷各62份,均100%回收,無效問卷0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方式干預前后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的生活方式入組時與出院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6個月實驗組在情緒調節、規律運動、合理主食及動物性食物攝入比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烹調用油、鹽攝入量、吸煙、飲酒方面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比較
兩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實驗組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干預前后變化 [n(%)]

表2 兩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率比較 [n(%)]
2.3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實驗組的非常滿意者及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n(%)]
3.1 微信健康教育可有效促進MS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
本研究中,接受微信健康教育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較對照組有明顯改變。患者的情緒控制、飲食結構、規律運動明顯改善,但由于受職業及家庭環境的影響,日常的飲食準備多由他人安排,無法控制食油及鹽的攝入量,而吸煙和喝酒行為既有成癮性,又有大眾性,患者脫離醫院環境后,在社會環境影響下不良習慣難以改變。
3.2 微信健康教育提高了MS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局限于護士在醫院內對患者進行口頭講解或發放宣傳資料,缺乏院外的延伸教育。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具有互動特性,可快速發送文字和圖片,且支持多人對講的手機聊天軟件,集合了圖、文、音、視頻等幾乎所有的公眾接受信息方式[7]。目前社會網絡覆蓋面廣,大眾可以隨處接受信息。通過微信,護士能夠及時了解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利用微信平臺向MS患者群發健康教育知識,進行院外持續的健康教育,通過發送圖片、文字、語音等,使健康知識的傳播更加直觀[8],有效避免了文字枯燥難懂,內容遺漏的情況,而且成本低。微信的對講功能讓健康教育從以前的文字交流升級為有聲交流,雙方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感受到對方的語氣,如同對方就在身邊,繼而能對對方的心理狀態以及思想做出正確的理解,這樣更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的質量[9]。
3.3 微信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患者出院后需要根據個體實際情況進行自我約束及調整。出院時患者通過掃描研究組成員的二維碼入群,后均使用昵稱,個人信息保密,極好保護了隱私。在微信健康教育過程中,患者間或護患間相互交流不受時間地域限制,溝通更加方便便捷[10]。良好的護患溝通,及時、細致、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提高了他們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的管理。健康教育是護士的職責之一,在醫療行為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希望通過更方便、快捷、輕松的方式獲取更多的健康教育指導[11]。利用微信開展代謝綜合征患者院外健康教育,較傳統模式更能促進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程度及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 李坤梅.代謝綜合征的干預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1):118.
[2] 雷 波,曹林生.代謝綜合征的防治進展[J].華中醫學雜志,2009,33(5):162-163.
[3] 李若和,周建麗,許 兵,等.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質疏松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5,22(4):66-68.
[4] 尹麗萍.“微信公眾平臺”在骨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4):372-373.
[5] 尚文媛.微信在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5,15,(6):12-14.
[6]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代謝綜合征研究協作組.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征的建議[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56-161.
[7] 李 陽.微信公眾平臺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調試[J].社會科學刊,2014(2):57-61.
[8] 張 麗,王惠賢.微信群在PICC置管患者院外維護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117-118.
[9] 申 洋.微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的可行性研究-以赤峰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2016,32(1):223.
[10] 譚柳純.基于微信促進肝硬化患者出院健康管理的平臺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23):68-69.
[11] 劉 曉,賓 捷.微信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護理,2016,14(31):3266-3268.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8.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