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孫洋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高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知識、技能的靈活傳授,還應注重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研究,優化課堂教學,這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重要一環。教師在這個方面需要探究出更新穎、科學的對策。
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對策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不論是對提升各層層次學生的數學素養,拓展其數學學習視野,還是提高學生探究、實踐與創新能力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在充分考慮不同學生認知規律與學科特點的基礎上,設計出個性化的數學作業,真正做到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
一、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實施
(一)實踐型與學法交流型
對于實踐型作業設計實施來講,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為了不斷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其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可以更準確、靈活的運用到實踐當中,教師就可以設計出實踐活動型的個性化作業。比如,在講解了“統計”的相關知識后,就可以為學生布置“調查本校學生最喜歡的課余活動”等作業,并要求其針對調查數據,列出相應的頻率分布表,以此來對各項活動分布的比重做出全面統計,也對學生的課余愛好有進一步了解。
對于學法交流型作業設計實施來講。學生在完成這種個性化作業過程中,不僅可以于其他學生一起交流、共享學習經驗與成果,也能夠加強其自主教育、規范,進一步鍛煉、發展其語言表達、協調組織等綜合素養。
(二)探究型與想象型
對于探究性作業設計與實施來講。新課程教育理念強調,教師應積極采用自主、合作與探究等方式來組織各項教學活動,從而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中,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學生字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得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全面培養、提升其研究性學習能力,以及科學求知的精神。例如,在講解完“概率”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來求出本班或其他班學生同一天過程日的概率,以及其概率的大小,以此來讓學生對所探究知識有進一步理解,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與樂趣。
對于想象型作業的設計實施來講。新課改強調教師在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授課方式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拓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可以通過設計一些個性化的延伸、拓展作業來發展學生想象力與創新力。比如,在講解了“立體幾何”的三視圖畫法之后,就可以為學生設計通過位置的靈活變換來觀察正視、側視與俯視圖形的變化等相關的想象型作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競賽型與日記型
對于競賽型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來講。為了從整體上鍛煉、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不斷增強其學習興趣,可以在作業活動設計中恰當的融入一些競賽元素。如數學史知識、公式記憶競賽等等。通過這種個性化設計,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也能夠發展其進取精神,拓展其數學學習視野。
對于日記型作業設計與實施來講。在學習探究中,學生經常會產生一些較為新穎的想法,雖然非常有用但往往都是轉瞬即逝的,這就需要將其及時記錄下來,以便于在今后學習解題中的靈活運用。同時,在記錄、深入思考之后,也能夠是得這些想法更加清晰,也能夠確保其積極作用可以在今后的學習探究中得到充分發揮。對此,教師就可以針對數學概念、推理過程,以及實際運用情況等方面來進行日記型作業的個性化設計,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二、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回歸生活。教師在設計中,應注重其作業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構建生活情境,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準確、靈活的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促進其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二是增強趣味性與豐富性。對于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來講,除了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來講,還應重視情感、價值理念的體現,并以此來促進師生思想情感的交流,也為其作業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分層設計。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與發展,教師在設計中應對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發展特點做出全面考慮。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使得每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指導,以及個性化發展,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作業設計、實施過程中,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特點與需求做出全面考慮,充分體現出個性化特點,也以此來推動高中數學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雙雄,謝光智.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與實施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3,(02):64-66.
[2]曹新躍.高中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與實施方法[J].學園,2014,(24):151.
[3]姚國強.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與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5,(12):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