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慶紅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能力是衡量人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數學語言能力是反映學生數學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而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是在學習數學的交往和運用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
數學語言能力讀書觀察操作實踐探索思考一、讓學生在讀書中交流說理
讀書是學習,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明白道理,平常人們說的“知書達理”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應在讓學生認真讀書的過程中,加強互動交往,交流讀書認識,發表讀書見解,讓學生在讀書的交往中說理,發展數學語言能力。
指導學生讀書交流說理,要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問題,一邊交流說理。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交流討論知識的形成、結論的得到,關鍵詞句的意思等書中問題,并讓學生相互質疑問難。
例如,教學梯形的認識,讓學生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之后,進行交流說理,溝通認識梯形的特征,討論交流問題:梯形的定義怎么說的?“只有一組”的意思是什么?去掉這幾個字還能成立嗎?為什么?通過學生相互交流說理,學生明確了梯形的特征,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懂得了數學語言的嚴謹特點,體會到讀書還要深人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明白了語言表達、用詞說話要恰當而準確的道理。
二、讓學生在觀察中交流說理
觀察是學生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因學生的認知基礎、觀察著重點和觀察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往往形成觀察結果有深淺大小的不同,為了讓學生共識共進,共同發展,我們要讓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加強互動交往,溝通觀察認識,討論交流各人的觀察見解,在讓學生觀察交往說理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指導學生在觀察中交流說理,對教材的圖形、實物、操作演示等,讓學生有目的、有順序、由表及里地觀察,在觀察中比較分析、思考想象,再將自己的觀察過程和結果、對事物的分析判斷等問題,與同伴交流探討,相互發表看法和評價。
例如,觀察圓柱,認識圓柱特征,讓學生觀察圓柱模型和實物,通過用眼看、用手模,再讓學生用語言表述什么物體是圓柱,它有什么特點。經過學生觀察交往,討論交流,相互啟發補充,抽象出圓柱及其特征:有上下兩個圓面一樣大小,距離相等,從上到下同樣粗細。通過學生觀察交流說理,完成從認識事物表面到概括事物本質特征的認知過程,那么這個過程,就是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
三、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交流說理
讀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適合兒童好奇愛動的心理需求,是促進學生主動學好數學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多讓學生操作實踐,讓學生自己動手摸一摸、擺一擺、量一量、做一做,并讓學生相互交流操作信息,討論溝通各人的實踐認識,讓他們在操作說理的交往中,促進數學語言能力的發展。
指導學生操作說理,要讓學生將操作過程和在實踐中的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讓大家討論交流、溝通認識。實現共識共進,共同發展。例如,學習兩位數筆算加法,出示例題34+28,讓學生動手操作擺學具,該怎么接?通過學生操作實踐和交流說理,使學生明確兩位數筆算加法的算理和掌握其筆算加法法則。
四、讓學生在探索思考中交流說理
能力的核心是思維,思維和語言是相通的,語言的豐富是思維的活躍,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關注學生的交往,關注學生的言說,要多創設激勵學生思考的情境,激發積極主動探索的熱情,發揮學生的潛能,在探索思考中互動交往,相互交流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過程、算理和結果,討論各人的認識和想法,讓他們在思考說理交往中,發展數學語言能力。
五、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說理
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說理,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互動交往,對話交流討論,發表合作學習的思路、方法、經過、結果和原因。在交流說理中,要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見解,學會不盲目茍從;要指導學生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要讓人把話講完;要指導學生善于學習他人的經驗,也要吸取別人的教訓;要引導學生學會容納不同意見,也要及時幫助糾正錯誤做法。
例如,學習用步測方法測量距離,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先讓學生選一定距離的實地走一走,求出自己的一步平均長度,然后再走一走某一段路,數出走的步數,再根據步數和一步長度算出這段路的距離,圍繞用步測方法的實踐測量,讓學生互動交往,交流看法,發表見解,溝通認識步測的過程、方法和結果,討論總結實踐經驗和教訓。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發揮群體協作力量和便于幫護互補的優勢,有利于情感的溝通和教學信息的交流與反饋,也有利于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和運用語言表達的交往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讀書、觀察、操作實踐、探索思考和合作學習中,加強互動交往,在平等對話中交流說理,為學生學習、積累和運用數學語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展示的平臺。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的言說,讓學生在學習、積累和運用語言、錘煉語言的過程中,促進數學語言能力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