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巍 楊勝奎 周全
以往關于TRIZ理論的研究都集中于技術、產品設計、機械工程等領域,本文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發展作為一個理論依據,TRIZ理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結合,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政策,在科技實力方面有實質的提升,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
TRIZ理論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越來越多的人向高等學校進軍,在越來越多的人中,不乏有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高校的作用就是將有潛力的人變成我們所需要的技術人才。而高端技術發展的迅速,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的情況下,相應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接踵而至,創新作為創業發展的基礎,創業是創新的運載樞紐創新和創業之間的聯系很大,培養具有這個方面天賦的人才是高校一直追求的發展目標,自我國確立國家轉型,大力發展創新創業的發展政策以來,我國在科技實力方面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越,全面的抓緊我國的教育事業,多方面的加強高校學生的技術創新,既是國家轉型的客觀要求,也是高科技和經濟發展時代給予我們的崇高關注。
一、TRIZ理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1989年的北京國際教育會議上,把創業,職業,專業教育統稱為21世紀教育的三張綠卡。在20年后,我國教育部和科技部辦公廳共同發布了關于《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認證辦法》;5月,國家教育部又下發《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早在30年前,我國就將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雖然醒悟的較早,但是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們去改正。
1.理論意義
(1)可以促進我國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更深入的發展。目前,國內的教育的研究項目并不缺少,但大部分的研究都偏向理論層面的分析,缺少實踐的論證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本文以TRIZ理論為核心通過分析得到更系統的理論
(2)可以促進TRIZ理論在我國的深入研究。我國關于TRIZ理論的應用較西方國家的研究相對時間較短,傳播、研究與應用還都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本文通過TRIZ理論的分析方法,對于培養這方面的有潛力的人才提供了支持
2.實踐意義
(1)可以解決大學生存在的找工作難的問題,本科生越來越多,使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供大于求,就業問題成為社會上面臨的重大考驗,然而,對于拯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來說,引導大學生創業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不僅為自己的創造了可觀的前景也帶動了其他人的就業,解決了更多人就業難的問題,本文引用TRIZ理論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2)可以培養和快速深入的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創業”層面,這里就不得不提我們的TRIZ理論了,它經過不斷地更新換代,將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結合成為更強更硬的能力,使大學生不只是單單的知道就業,把就業放在嘴邊,而是更深入的理解創業的目的和內涵。
二、TRIZ理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國內外發展情況
1.國外研究概況、水平和發展趨勢
自1959年開始,前蘇聯不斷地創立和建設多種科技創新發明創造的學校,在學校內,以TRIZ理論為核心的教育體系是很普遍的。其中,以阿塞拜疆在1971年創辦的科技創新發明創造大學最為著名。ouri Belski(2011)《TRIZ課程可以增強工科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的文章,Daniele Regazzoni和Davide Russo(2011)以墨爾本理工大學的42個理工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了TRIZ理論的課程學習,結果發現,TRIZ理論對學生的影響更深遠
2.國內研究概況、水平和發展趨勢
我國的TRIZ理論現狀不容樂觀,在和國外的研究成果對比的情況之下,我們國家存在嚴重的不足等待我們去改進,然而近些年在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張躍庭和劉奎穎提出學校應該以TRIZ理論為指導開展工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蔣濤,趙昊星,孫毓韜對于創新課程“TRIZ理論與創新方法”的教學過程進行了研究和設計,江帆對創新教育理論進行了研究,并嘗試將TRIZ理論系統化形成與眾不同的教育體系。
三、TRIZ理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
1.應用TRIZ理論所揭示的進化規律理論,可以極大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機會識別力和技術預測能力
創新創業的發展離不開機會,我們要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在研究他們的成果中劃分出若干規律,再將規律分為很多的岔路口,利用這些就可以對未來的產品的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規劃。
2.應用TRIZ理論的進化模式理論,可以極大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TRIZ對創新有明確的定義,認為創新的采用不退讓的方式來解決在問題,在生活中,人們大多是退讓的解決問題,TRIZ理論的目標在于用不逃避的方法解決并可以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可靠地解決辦法,通過TRIZ的系統學習,可以使學生逐漸放棄傳統的委曲求全的舊思想,而充分的運用不妥協的新思想,提高在實踐中的創新創業能力。
3.應用TRIZ理論嶄新的觀點理論,可以極大提升高校學生創業意識。
TRIZ與以往的舊思想最大的不同就是認為創新是有規律可循的,創新不只是屬于極少數天賦異稟的科學家所特有的,只要掌握了TRIZ理論提供的創新的規律,對于普通高校學生來說創新也就不再是觸碰不及的難點。TRIZ的創始人20世紀就指出,培養發明家其實是可以像培養普通職業比如教師,醫生一樣,通過創新方法教育來塑造的。在大學中,通過老師傳授的知識,使創新成為學生身邊事。
4.應用TRIZ理論的創新思維方法理論,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
TRIZ理論認為,舊思想的束縛是發明創新的最大的困難,采用TRIZ來解決問題,人們的慣性思維必須被加以克制。
5.應用TRIZ理論的拓展觀點理論,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科技創新的發展,小發明小創造不再是科學家的專屬,而是每個平凡普通人都可以接觸到的東西,我們通過相同的原理就可以的相同的結果,在每個行業加以運用都可以得到實現。
總之,將TRIZ理論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通過TRIZ理論的分析方法,分析提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問題,并將TRIZ理論放在模式的應用中,對具體數據進行具體的分析對高校的教育做出適應的政策,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參考文獻:
[1]杜潔.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影響要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2]李付星.基于TRIZ理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6,(17):33-35.
[3]黃永玉,嚴軍.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創新科技,2014,(22):34-35.
[4]曾智,郭義盟.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04).
[5]王凌霞.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J].邢臺學院學報,2014,(02):170-171.
[6]許德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山東大學,2013.
本文系東北石油大學輔導員專項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502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