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云 于維剛
從綜合的角度來看,我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依舊存在著教學課程內容落后和實訓模式過于落后的缺陷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方面人才培養的發展,并同時影響著各大外貿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發展。在跨境電商不斷發展以及我國本科高校應用“二本三本合并招生”方針的雙重背景下,如何有效實現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成了當前各大本科高校的新研究方向。
跨境電商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目前,由于跨境電商團隊日益壯大,發展日益迅猛,使得各大外貿企業對國際貿易等對口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也日益擴大。盡管各本科高校也相應地加大了對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力度,但卻依舊只注重形式教育和理論教育,教學模式單一守舊,無法滿足各外貿企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就跨境電商背景下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幾點相對應的拙見以供參考。
一、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現狀與缺陷
1.教學課程內容落后
時效性是國際經濟與貿易這一專業必須具備的一大特性。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而不斷發展,與該行業相關的海關、商檢等各方面都處于日新月異的不斷演變狀態。因此,為順應全球經濟的發展要求,需要予以相應的課程支持,這就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但就目前而言,各本科高校不僅很少設置與跨境電商相關的課程,并且其教學內容過于注重理論形式,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實訓模式過于落后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本科高校(或普通高校)屬于一種以培養學生某項專業知識技能為主的教育機構,因此針對性的專業實訓在各高校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實際上,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國際貿易專業中的相關實訓教學早已跟不上全球經濟的發展步伐,實訓模式非常落后,科學性和先進性都較為缺乏。盡管我國已在教育界推行“新課改”方針,各高校已響應國家號召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教材、課程等做了一定的改革,但卻忽略了對實訓模式的改革。
二、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必要性
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不僅使全球的經濟更為和諧化和統一化,同時更是為各本科高校外貿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挑戰。從市場經濟需求的角度來看,綜合性外貿人才是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人力資源的首要者,但由于近年來外貿相關專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各高校在跨境電商的發展背景下培養全新型的外貿人才恰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這一局面。
三、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各本科高校應于=與社會各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國貿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力求能夠在為各外貿電商企業化解人才危機的同時,為學??缇畴娚倘瞬糯罱己玫腻憻捨枧_以及后期的就業橋梁。因此,各本科高校應巧妙運用社會各階層力量,大膽引企入校。在此過程中,學校還可以考慮由多家校企聯合注冊,企業為學校教學提供相應的真實外貿產品,使學生能夠在這一平臺中開展一系列相關的外貿業務實踐活動。
2.壯大教學師資隊伍
各高校的師資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其各方面的發展和存亡,因此,不斷壯大教學師資力量很有必要。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各應用型本科高??勺裱韵聨c來對師資力量進行強化和優化。第一點,高??啥〞r定期邀請外貿企業的專家來校兼職教學,主要教學電子商務等國際經濟與貿易核心相關課程,并鼓勵校內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旁聽,以取長補短;第二點,由校外國際經濟與貿易企業專家與校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任教師共同開設相關課堂,開展“雙師”互動課堂模式(以企業專家為主,校內教師為輔),提高課堂的專業性;第三點,鼓勵校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去到外貿企業開展實踐活動,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相關知識技能,為更好地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
3.改革國際經濟與貿易實訓模式
國際經濟與貿易實訓模式落后,跟不上時代經濟發展步伐是影響各應用型本科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這一因素和問題,在跨境電商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各本科高校應在引導學生進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訓時,進一步對實訓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構建出“專業知識——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的新型實訓模式。
4.不斷改革教學形式
在跨境電商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實際教學中尋找到了新的教學方向,教學形式有了質的變化——由原來的模擬外貿流程轉化為真實外貿電商業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為學習單位,在各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等)經營真實的企業產品,經過產品發布更新、產品詳情產網頁制作以及訂單管理和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相關工作后,達到良好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效果。
5.在跨境電商中自主創業
通常來說,學生的創業熱情普遍較強,而各高校恰好可以巧妙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待其掌握一定的外貿知識技能后,鼓勵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建立外貿工作室,并進行跨境電商項目運營實踐。例如,可引導學生選擇服裝、護膚品等日用百貨產品通過C2C等平臺或其他外貿平臺進行自主創業,以達到進一步提高其綜合職業技能的實踐目的。
四、結論
總而言之,跨境電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國際經濟與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各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與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的課程教學中,不應局限于傳統性的教學模式,而應在此基礎上適當性地補充與跨境電商相關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了解并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最新知識,并最大化地將理論知識與相關實踐一體化,使其跟上時代經濟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馬歡歡.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國貿專業教學改革——以湖北大學知行學院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2):107-111.
[2]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3):116-117.
[3]李小芳.基于市場導向的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6,(05):45-46.
[4]王芳.跨境電商時代下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1):100-101.
[5]鐘燕,楊曉輝.跨境電商實訓對中西部本科院校教學改革影響——以湖北文理學院國貿專業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6,(33):309-310.
[6]王秋芳.國貿專業以跨境電商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探索[J].商場現代化,2016,(28):44.
[7]張麗莉.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訓教學改革[J].新校園,2016,(07):47-48.
[8]朱橋艷.基于跨境電商的高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對城建學院國貿專業的個案分析[J].知識經濟,2016,(09):148-151.
本文系2016年黑龍江省黑河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俄邊境高校跨境電商課程教學體系研究》青年項目XJG201643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新常態下黑龍江省對俄邊境貿易結算風險防控機制研究”UNPYSCT-20151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黑龍江省黑河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俄邊境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研究》一般項目xjg1518階段性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