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治武
通過我國的計算機軟件領域,開始著手于對大學生的計算機軟件就業方面進行研究,重點對建設軟件開發實訓基地功能開發以及建設思路進行了一個較為詳細的調查研究,研究面向計算機軟件專業的高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如何成功保障實訓基地的正常運營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探索。生產性的軟件實訓教學方式的必要性,校企共建使學校與企業共育共贏,并開拓一條行之有效的培養軟件人才的新道路。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共育共贏一、實訓基地建設研究目標
通過實訓研究,與國外實訓基地的發展現狀相比,分析實訓基地的依存關系和社會功能,總結實訓基地的規律和特點,從而探索校企合作基地建設的類型與功能,并提供可靠地實訓案例;圍繞專業性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校企共建,建設當代技術與訓練創新,新技術推廣等于一體,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進行就業,提高校企實訓基地建設的質量,增加社會經濟及企業效益。
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內涵
由于校企實訓基地建設的時間并不早,各個方面都還達不到很好的完善,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真正的實訓,對于真正的實訓基地而言,往往有兩種不同的定義,有一種觀點,對于傳統的過去的實訓而言,真正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有企業的參與才可以,也就是定義上的校企合作,而另外一種觀點則是認為,如果將實訓的各種工具、設備、環境與任務都相應的搬到校外的實訓室,同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生產,實訓所操作過程與實際的過程一樣,如此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可以認為是生產性實訓基地。
三、校企實訓基地建設的特點
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訓教學過程的場所,它具有學生學習實訓所需要的各種軟件和硬件的學習要素,同時,校企實訓基地應具有以下特點:
1.生產性。生產性實訓基地一方面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技能訓練崗位,同時也需要通過市場運作手段,為市場提供優質的服務,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形成的產品成為社會需要的產品。
2.真實性。生產實訓基地運行的前提必須是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必須是真實的,同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環境、實訓項目、管理模式都必須具有真實的實訓氛圍,使得學生在這種真實的環境服務過程中能夠獲得更高的職業水平。
3.實訓基地建設具有多樣化特點,校企合作同時應實現實訓基地的合作,引入市場機制,既實現了產品的生產功能,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承擔社會培訓和技能鑒定的能力,實現高效共贏的經濟效益目標。
四、目前我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積極推進校企實訓合作的基地建設,使得校企合作基地在一定的建設上獲得了發展空間,但由于資金問題短缺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校企合作實訓也存在很多障礙,具體來說,表現在很多方面:
1.受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影響。現在很多的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仍然是以課本和言辭進行教導,更多的是學生缺乏多的自主創新和動手的實踐能力。
2.校企合作程度不高。學生在人才市場缺乏競爭力,高職教育的特色不明顯,不適應企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不足以引起企業參與的熱情;同時,國家政策在校企合作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導力不足,企業參與不積極,目前仍以學校投資建設為主。
3.資金短缺。國家大力倡導和職業教育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校企實訓基地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資金和設備等都處于較為落后的地步,學校為解決經費短缺問題,不斷尋求校企合作,來實現基地和儀器設備等方面的不足等問題。
4.師資力量不夠雄厚。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建設的主導力量,只有具有較強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開展技能訓練的工作,目前我國學校很多老師都缺乏足夠的技能訓練,使得給學生的訓練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困難。
5.校企合作實訓基地不穩定,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發展,很多學校的校企合作實屬有名無實,學生和老師無法得到實踐和足夠的鍛煉機會,而有的學校則是依據合同的方式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則能得到很好的實踐,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實訓效果,如果校企之間的合作不夠穩定,會導致合作雙雙無法獲得圓滿的預期效果。
五、結束語
學生在校企合作的環境建設下,不僅要提高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水平,同時還要求合格的工作人員也相應的需要具備職業素質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學生只有經過時間教程的全過程,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實訓基地對學生學進行實際訓練,是培養學生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關鍵環節,實訓基地是校企共建實現學生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當然,目前的校企實訓基地建設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相信隨著資金的不斷增加,高校與企業的不斷合作,軟件專業校會獲得進一步的提高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薛建榮,王靖,王俊.關于構建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評估體系的探討[J].育與職業,2007,(03).
[2]孫連棟,李曉敏.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