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龍
化學教學必須以實驗為基礎,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現今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仍是薄弱環節。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和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分析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演示實驗作了簡單分析。
農村中學化學實驗現狀一、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通過實驗可以使化學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掘問題,激發其求知欲望,從而調動他們學好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熱愛科學。
2.通過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進—步理解化學概念和定律是怎樣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導出規律,掌握理論,正確而深刻地領會化學知識。
3.通過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通過實驗能培養學生嚴肅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科學作風,逐步學會基本的科學方法。從而具備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
二、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l.據抽樣調查,現在有些農村初中對化學實驗重視不夠。不少學校的化學實驗數目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甚至有一部分學校基本上—個學生實驗都不做,有的學校按要求完成了實驗任務,但是實驗教學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學校和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教學方法普遍采用講授法。有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生不會動于做實驗不要緊,只要會動筆思考就行,由此而引發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荒謬作法:加之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進入課堂,使得部分教師過分追求,迷戀多媒體的模擬實驗,讓學生看看了事,不重視讓學生看實物,實際操作。
3.由于認識上的不足,教師在實驗教學的組織上、在教學過程中、在化學成績的考核上都存在著問題。例如,由于教師不愿在實驗教學方案的設計上下工夫、花時間,導致實驗教學方法形式單一、陳舊,單純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安排實驗,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顯得沒有汁劃、沒有目的、缺乏系統性。
4.實驗教學模式僵化,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原則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學方式呆板,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就分組實驗來說,教材從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操作步驟到注意事項,寫得面面俱到,然而每次實驗課教師還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根據教材講實驗目的、原理……然后學生照著現成的實驗步驟或跟著教師動幾下,實驗就算完成了,這樣做實驗,收獲不大。
以上種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這個思維障礙,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
三、重視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親自表演示范的實驗,演示實驗是初中學生認識化學知識的開始。在基礎知識的教授,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的效果,以至整個教學目標的達到等諸多方面,演示實驗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在演示的同時指導學生觀察現象,啟發他們進行思維,獲得理性認識和直觀感知。
1.利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具體生動的實驗現象,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探求真理,可以從具體形象思維轉入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從而提高理性認識。對于初次接觸化學的九年級學生,可增加一些趣味實驗。如在緒言課中增加“燒不壞的手帕”“紙上出現紅貓”“魔棒點燈”等演示實驗來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利用演示實驗,加強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理解。九年級學生,對化學特別是實驗有極大的興趣,但往往對概念理解不深,死記硬背,教師可充分利用其心理特點,做好演示實驗,還可以適當增加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理解記憶。如學生在形成“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概念時,通過實驗得出概念后強調并提問“為何要強調溫度一定和溶劑量一定”,這樣就可以很自然的講述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這樣不但直觀而且便于記憶。
3.教師演示的示范性是不容忽視的,對學生起著很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學生模仿力強,因此教師演示,不僅要規范,還要熟練、整潔、有條不紊,從容不迫,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去教導學生。
在做好教師演示實驗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做一些學生實驗,還可以在課后布置一些學生家庭實驗,也可在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來拓寬學生旳視野。
總之,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必須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實驗教學。除常規的教學手段外,作為教師要有創新的思維,來探索化學實驗教學,使農村中學的化學教育更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常汝吉.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