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
語文是職業高中學生必修課程,教學大綱要求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而要搞好職高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必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改革教學方法、在突出應用性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職業高中語文教學語文應用能力“語文應用能力”是指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要搞好職高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一、讓學生認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增強學習的動力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水平的高低對求職影響很大。職校學生畢業后,將走向社會和工作崗位,而現在的企業需要的是高素質復合型技術工人,如果一個畢業生寫的求職信,詞不達意,字跡歪歪扭扭、錯別字連篇,就很難謀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即使謀得了工作,如果語文知識貧乏,理解能力低下,表達能力欠缺,就成了不會交際、不會思考和學習、只會操作機械的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其次,掌握好語文基礎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工具。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有力手段。當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人生的需求時,就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二、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實效
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運用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心靈碰撞的過程。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語文實際水平,做好教學設計,采用多種方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在教學中做到嚴愛有度,走進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信心、溫暖和希望,學生才會因為喜歡這位教師而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會讓學生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三、把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突出實用性
1.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長期以來,在教學中往往重讀、寫,輕聽、說。大部分職中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職場上,常常要用口頭語言和上司、同事、客戶等進行交流;有的職業如保險員、營銷員、咨詢員、導游、律師等主要通過說話展開工作。因此,必須加強口語訓練。
口語訓練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再讓學生復述課文,在課堂上提問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準確。到學生畢業前,對他們進行自我介紹、求職應聘等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完全可以實現。
2.根據不同專業,選擇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的選擇,各專業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盡量與專業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如餐飲烹飪專業,可補充普通高中的教材《庖丁解牛》,對庖丁遵循牛的自然規律進刀才能達到“游刃有余”的高超技術,對餐飲專業的學生無異是表率,有很大的吸引力。針對賓館服務專業的特點,可以補充一些如《吸塵器說明書》等有利于熟悉業務知識。既加強了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鞏固專業思想,又增加了專業知識,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水平。
3.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
在語文教學中要突出與學生就業聯系比較緊密的各種應用文的教學。常用的應用文如求職信、計劃、總結、報告、會議記錄、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調查報告、書信等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需必備的基本技能。
四、靈活采用多種教法
首先,要根據學生特點,應加強學生對字、詞、句、篇基礎知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次,結合專業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并盡可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如創設情景、合作探究、講練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評價應淡化分數,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
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社會輸送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是職業學校各學科教學的中心,各學科都必須在“以基礎知識為本,以能力訓練為主”和“淺化理論,強化訓練”的總原則下開展教學。因此,語文教學評價,應強化語文職業能力的應用,簡化知識理論的考查,強調形成職業綜合能力的評價,淡化分數的量化。
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要求畢業生必須具備各種能力,既要有輸入信息的聽、讀能力,又要有輸出信息的說、寫能力,缺一不可。因此,語文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使畢業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基層、適應用人單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