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英
現代化教學媒體已被普遍運用于美術教學中,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如電子白板、投影儀等,不僅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興趣思維和情感,還能縮短知識和信息傳播時間,在最短時間了解美術發展最新的動態,獲得最新的美術教學資源。
多媒體輔助教學初中美術創新能力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美術課教學也要體現時代變化。現代化教學媒體已被普遍運用于美術教學中,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如電子白板,投影儀等,它不僅刺激人們的視覺聽覺,最大限度的喚醒人的興趣思維和情感,還能縮短知識和信息傳播時間,在最短時間了解美術發展最新的動態,獲得最新的美術教學資源。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實施中具體有的優點
1.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如色彩課中計解畫面不同色調給人不同的感覺時,可利用計算機切換不同色彩的背景,改變整個畫面的色調,通過屏幕演示給學生,讓學生親自感覺、體驗、玩味畫面不同色調對人感覺的影響,了解色調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總的色彩傾向。
2.變抽象的思維過程為形象化,如卡通漫畫課中,生活人物原型如何轉化為卡通畫的藝術人物的講解中,可先收集一些學生和教師照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真實的形象逐步向漫畫過渡,學生們通過觀看這些形象生動的轉變過程,明白了卡通畫夸張變形的方法,也了解了生活人物向卡通畫轉化思維過程。
3.更容易營造美得氣氛,使學生受到美得感染,在欣賞課教學時可利用計算機矯正教材中圖片在色彩中的偏差,調節畫面的對比度、飽和度、清晰度,恢復這些圖片的本來色彩,并配以適當的音樂和解說詞,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體驗感受作品本來的美。
4.可解決美術教學中諸多問題(動態演示難,過程長,操作復雜等),提高教學效率。
5.可充實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解決常規教學中信息不足,單一等問題。如在《門》一課中,介紹門與民族,地域,時代,主人等關系時,可利用網絡查找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地域關于門的資料和圖片,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加深學生對“門”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的五種方式
1.美術教學演示,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制成的一種新穎的演示文件稿,即“電腦幻燈片”、通過多媒體投影儀投射到屏幕上,演示文稿生動、豐富、富于表現力和感染力。
2.多媒體教學,將各種圖像、語言、音樂、路線剪輯以及資料組織到教學軟件之中,實現超文本或超媒體的連接,還可以設計出結構復雜的邏輯關系,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不斷的改進。
3.計算機繪畫,亦稱“電腦繪畫”、如Windows95/98中就有“畫圖”軟件,繪畫軟件有一工具欄,可用鼠標選擇某一工具進行相應的操作,有“鉛筆”“刷子”“噴筆”;“顏料盒”“橡皮”等工具,可選用不同的顏色,粗細不同的線條,自由的畫出各種形狀;也可以通過“自定義一,顏色”選擇無窮的顏色;還有蠟筆、粉筆、調色刀、模板等繪畫工具,還有不同肌理有“紙張”能畫出類似的效果,也能用“水”是線條或顏色滲化而產生水彩濕畫法或國畫宣紙滲化的效果,等等,表現力更強。
4.計算機美術設計,計算機上的繪畫軟件可以進行圖案設計、平面設計、色彩構成等設計練習;也可以進行封面設計、廣告設計、招貼畫設計;也可以利用教師光盤中大量的圖像、照片以及材質資料、利用計算機字庫中豐富多樣的字形、字體,加上運用多種效果的計算機處理手段,設計出質量較高的作品來。
5.計算機美術欣賞,計算機光盤中可存儲上幾至幾千幅世界各國許多著名的美術作品,可隨意打開任何一副作品來欣賞,還可以用“放大鏡”時還編入了作品情況,畫家生平介紹等文字資料,有的還配以解說和音樂,為美術欣賞教學提供了極大地方便,光盤里有許多檢索方法,如按年代、國籍、作者姓名、作品題目等方便地進行檢索。
三、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更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1.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用來補充常規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的,不能盲目迷信和過分強調其優越性,更不能用其代替傳統教學。應在大力開發和應用現代教學媒體的同時,還要注意繼承傳統教學的合理成分,與傳統有機結合,在課堂中采用多媒體綜合教學。
2.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根據課的特點而恰當運用,不應一哄而上,如在欣賞課中可較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盡可能多提供中外美術作品及相關資料、文獻,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水平,而在造型、表現中,對造型手法、技法的講解、演示,應注重傳統教學的應用,注意課堂活動。在表現課中可適當應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了解不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不同表現手法。
3.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為學生留足思考與探討的空間。在教學設計上將教學目標精煉、壓縮,不貪大,但圍繞這一精煉的教學目標,只有為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才能夠滿足其學習的渴望,而這種大容量的教學則易形成滿堂灌的局面。于是多媒體技術輕松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直觀、詳盡的資料、權威的分析代替了教師生硬的講解。
4.針對學生思維發展的需求為學生創設了寬廣的想象空間。美術教學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過程,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又是教會學生評價判斷美的標準的過程,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了多媒體課件的“留白”,為學生留下了寬廣的想象空間,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5.設置合理的互動式教學方法,重視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美術教學一貫注重“言傳身教”,先進的教學手段不應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板書、語言描繪、手勢比劃、模型展示、實物演示、師生情感交流等傳統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我根據美術學科的教學特點,在多媒體課件中恰當利用了圖像、音樂、動畫、視頻等媒體,有效的烘托了課堂教學中的藝術氛圍,媒體手段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課堂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因此,依據美術學科特點,使多媒體教學形式產生較強藝術性和技術性的陪襯和烘托,強化了師生情感交流。努力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在以“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學生是認知主體、始終把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利用發現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淡化欣賞課的枯燥。在這兩種教學模式的設置下,認真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與心理狀態,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同時正確引導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有褒有貶,有效避免了對學生一味的吹捧和盲目的鼓勵。
6.還真實感于課堂。課堂教學不是做秀,而是要真實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設置新穎的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其學習興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將知識點恰入其分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本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藝術品這一抽象概念輕松的具象化,迅速消除了學生對這一概念的陌生感。
四、結語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它給美術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很大的活力,但它也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更不能迷信它,應正確對待、恰當利用,使其在美術新課程改革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總之,合理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對美術欣賞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絕對的意義。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應用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也有著有廣闊的探索空間,我們需按照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等原則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完善。這需要每一位美術教師認真分析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中的優勢和問題,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更加科學、合理,更能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范靜.美術教學的幾點探索.
[2]張清能.信息技術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3]李敏.改革初中美術教學的幾點嘗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