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聰
中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教學、科研、管理等領域的中堅力量,為高校的各項事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從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對策建議,以此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全面發展。
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問題對策一、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存在的問題
1.中青年教師對加入黨組織的思想認識不到位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從高校自身的建設和發展來說,都在爭創一流,在各項評比、檢查評估的驅使下,很多高校將出多少教學成果、解決多少教學難題,拿到多少國家基金等作為首要任務來看待。部分教師也將完成多少課時、拿到多少課題、獲得多少教學獎項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重業務,輕政治”的思想普遍存在。另外,部分高校中青年教師受到多元思想的影響也出現政治信仰迷茫、職業理想迷茫、價值觀變異等問題,致使他們的入黨動機不純,將加入黨組織作為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2.黨組織對中青年教師的吸引力不夠
當前,部分高校沒有把對優秀中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上政治議事日程,針對經濟社會條件下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形勢分析不夠、措施不利,致使不少基本符合黨員發展條件的優秀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長期游離于黨組織大門之外。另外,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活力不夠,政治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守舊,或形式多種多樣,但缺少實效性,走馬觀花,得不到中青年教師的認可。教育效果不佳,難以形成影響力和中青年教師的精神共鳴,造成一線的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要求入黨的積極性不高。
二、加強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策略
1.加強指導,做好“四個堅持”,帶動中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
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做好優秀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在政治上正確引導、業務上悉心培養、學術上幫助支持、生活上關心關懷,努力培養一支具有相當數量的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精湛、教學實績突出、學術科研一流的中青年教師黨員隊伍,帶動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全面過硬。高校要舉好社會主義這面旗幟,全面動員中青年教師加入到黨的建設隊伍當中來,做好“四個堅持”努力提升黨組織對中青年教師的吸引力。第一,堅持黨委主導、從嚴把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強化黨委對高校人才凝聚和黨員發展工作的領導,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環節工作的主導,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性。第二,堅持政治引導、跟蹤培養。高校要加強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了解、觀察教師的政治素養、道德品質、境界胸懷、工作實績和日常表現,尤其是關鍵時刻的政治立場,對優秀分子進行跟蹤定向培養。第三,堅持嚴格程序、優中選優。高校要嚴格黨員人選的標準、條件和發展程序,嚴格政治審查,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第四,堅持先鋒示范、發揮作用。高校對吸收入黨的中青年老師,堅持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在廣大師生中發揮好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展現先進性。
2.加大培養,建好“四個課堂”,加強中青年教師的思想引領
高校要特別重視中青年教師的思想引導和黨性培養,完善中青年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培養,提升中青年教師的思想武裝。抓好“四個課堂”建設,增強中青年教師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第一,抓好教師崗前教育。高校要重視新入職的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好職業技能教育的同時,還要通過理論學習、交流座談、實踐調研等方式,開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黨史國情教育,提升其政治思想覺悟。及時為新入職的中青年教師配備政治素質好、黨性觀念強、業務水平高的成長導師,幫助做好思想引導和業務指導。第二,抓好教師骨干培訓課程。對中青年教師中的優秀分子,要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重視從教學科研骨干、學術技術帶頭人、留學歸國人員中培養骨干,建立健全教師骨干培訓制度,制定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培訓課程,列入學校年度人才培訓計劃。第三,抓好黨校課程建設。注重黨校的教師黨員培訓課程,堅持把思想入黨作為重中之重,改變黨校教育“重學生,輕教師”的現狀。認真落實黨校學習培訓制度、政治理論考試制度、入黨介紹人定向聯系培養制度、參與社會實踐制度,合理設置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等不同階段的教育課程,并將培訓指標化、制度化。第四,抓好入黨后繼續教育。中青年教師入黨后,要結合不同崗位、不同類型的教師特點,以增強黨性與黨員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地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增強中青年教師黨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3.嚴格程序,把握“四個關鍵”,推動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
做好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是推動高等學校“四個合格”的目標要求,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的重要環節,是凝聚高校人才、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的有利保障。做好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關鍵抓好以下四方面:第一,加強組織領導。高校黨委要切實加強對優秀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的領導,定期對優秀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進行專項分析,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院系黨組織要研究和落實相關政策,建立新入職中青年教師的調查摸底制度,對無黨派中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傾向、入黨愿望和動機等進行逐一分析,制定個人培養方案,進行個性化教育研究。第二,落實工作責任。高校要把優秀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事項來抓,作為院系黨組織負責人黨建工作目標考核、述職評議和工作考察的重要標準,注重落實情況。院系黨組織要建立優秀中青年教師人才庫,定期與優秀中青年教師所在的教學科研機構黨支部負責人、成長導師分析其思想狀況,研究培育措施。高校要對具備發展黨員條件,但長期不做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的院系黨組織,進行及時督查和指導,并進行及時整改。第三,建強黨務工作隊伍。要完善高校黨務工作者隊伍管理制度,優化結構,提升整體工作水平。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注重從優秀中青年教師黨員中選拔黨支部書記。高校要抓好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任職培訓、業務培訓和專題培訓,要積極在專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和黨務工作者數量和待遇上動腦筋、下功夫,完善黨務工作者關心激勵政策,如提升黨務工作者工作待遇,探索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辦法和保障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審、推優評獎等方面,向黨務工作有所傾斜,確保黨務工作者隊伍的穩定優化。第四,拓展平臺建設。高校要結合本學校實際情況,構建以校院黨校為主體、基層組織專題學習為重點、網絡學習教育為輔助、主題教育實踐為支撐的多層次、多渠道的中青年教師經常性學習教育體系。運用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和“兩微一端”等網絡新媒體,創建網上各類教育平臺,確保中青年教師接受到經常性教育。另外,高校要以重大節慶日,重要活動、重要節點為契機,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實效性強的實踐活動,開辟社會實踐培養基地,如進行支教助學、社會調查或在校內兼任輔導員、班主任等,全面拓展中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郭晨晨,林善園,孔德宇.高校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1.
[2]程梅,吳慧明.高職院校教師黨員發展工作初探[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