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亞
角色扮演是以兒童的心理特點,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但是,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一線教師常常采取的是簡單“教唱”的方式,再加上,一些音樂作品的年代感較強,導致很多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久而久之,音樂課程的存在價值也開始受影響。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下,教師要通過組織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動來確保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同時,也為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低年級 音樂教學 角色扮演低年級學生天真純潔,活潑好動,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不僅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音樂課堂參與度,對高效音樂課堂的順利實現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這個大背景下,教師要立足于音樂教材,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對如何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扮演音樂情境中的角色
所謂扮演音樂情境中的角色是指將音樂中所表達、闡述的情境表演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邊唱邊演中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也能夠逐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音樂情境的直觀展示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要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要通過情境的有效創設來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中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小花貓和小老鼠》時,為了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為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在這節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扮演音樂情境”的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扮演小花貓和小老鼠來進行學習。首先,我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閱讀,即:
一只小老鼠,一只小花貓,
瞪著小眼珠,喵喵喵喵喵,
齜著兩只小牙,嚇得老鼠,
長著八字胡;趕快往回跑。
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小老鼠和小花貓,通過對其特點的表演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邊表演邊學唱中提高音樂學習的質量,進而,使學生在音樂角色扮演中快樂的進行音樂學習。
二、扮演不同身份的演唱者
扮演不同身份是指讓學生在對同一首歌進行不同角度的演繹中學習音樂,提高音樂學習質量。但是,在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時,我們該如何組織學生進行以不同身份扮演音樂中的形象,演繹不同版本的音樂呢?在筆者看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對如何進行該活動進行論述。
例如,在教學《十二生肖歌》時,為了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分別扮演這十二個生肖進行演唱。首先,讓學生演繹自己的生肖。比如,“小老鼠打頭來 牛把蹄兒抬 老虎回頭一聲吼 兔兒跳得快 兔兒跳得快 龍和蛇尾巴甩 馬羊步兒邁 小猴機靈蹦又跳 雞唱天下白 雞唱天下白 狗兒跳豬兒叫 老鼠又跟來 十二動物轉圈跑……”扮演小老鼠的學生通過模仿小老鼠的腔調來唱第一句,扮演牛兒的學生通過模仿牛兒沉穩的聲音演唱第二句……這樣一句、一句地進行學習,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對高效音樂課堂的順利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對這首歌掌握之后,我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生肖來對這首歌進行整體演唱,并通過模仿不同的動物來給原本簡單學唱課堂增加生機,進而,使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快樂的學習。
三、扮演不同情緒的演唱者
不同情緒的演唱者是指讓學生將同一首歌演繹成不同的情緒,這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相信學生,要引導學生用音樂來表達情趣,進而,使學生在“改編”中提高音樂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娃哈哈》時,該歌曲本身就是一首節奏明快的歌曲,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也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分別演繹這首歌的“悲傷版”“痛苦版”“歡樂版”,等等,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情緒扮演中提升基本的音樂學習技能,而且,這樣的活動也能鍛煉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學生在自主演繹、自由演繹中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之中,進而,也有助于學生音樂學習效率的提高。
當然,除了扮演音樂中的情境、扮演不同身份的音樂角色、扮演不同情緒演唱者等角色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扮演教師自主創設的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表演,如在教學《秋天》這首歌曲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了秋天的情境,目的就是要帶學生進入這一環境,感受秋天的景象,之后,引導學生邊唱邊表演自己感受到的秋天景象。總之,有效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對音樂課程的價值,對學生音樂基本素養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文霞.淺談繪本角色扮演中音樂的巧妙融合[J].時代教育,2015,(02).
[2]蘇鳳華.動作表演對小學音樂課的作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