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陳玲
·論著·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Hcy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關系
黃丹丹 陳玲
目的 探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關系。方法 95例冠心病患者, 56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作為A組, 39例未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作為B組, 45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分別測定三組受試者的Hcy水平, 并分析不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和血清Hcy水平的關系。結果 B組血清Hcy水平為(18.97±3.62)μmol/L高于A組(12.76±3.54)μmol/L及對照組的(6.38±3.12)μmol/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997、18.4592,P<0.05)。A組血清Hcy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4851,P<0.05)。三組不同血清Hcy水平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分布情況等級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每兩組間等級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血清Hcy水平越高, Grous積分越高, 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情越嚴重, 血清Hcy水平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存在一定正向相關性(r=0.638)。結論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Hcy水平較高, 且該水平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具有一定正向相關性, 可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輔助指標。
冠心病;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頸動脈粥樣硬化
冠心病常由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改變作用于血管致使發生狹窄、栓塞等, 嚴重者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據報道[1], 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較為直觀的臨床指標。既往相關研究資料表明[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的異常升高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探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Hcy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臨床關系, 對該病的預防、治療及預后具有積極作用[3]。基于此, 本研究通過分組對照及統計學分析方法進一步探究二者關系, 以期為臨床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 56例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作為A組, 39例未合并高血壓的患者作為B組。另選取45例同期于本院門診體檢中心行正常身體檢查的同年齡段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95例患者中, 男52例, 女43例, 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8.73±6.75)歲, 身高152~183 cm, 平均身高(170.65± 2.96)cm, 體質量48~76 kg, 平均體質量(65.34±3.17)kg;對照組男27例, 女18例, 年齡45~69歲, 平均年齡(58.64±6.63)歲,身高153~182 cm, 平均身高(170.43±2.76)cm, 體質量46~77 kg,平均體質量(65.38±3.25)kg。A組、B組和對照組性別比例、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表1 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注:三組比較,P>0.05
1.2診斷標準 ①冠心病診斷標準:參照美國心臟病學會《冠心病指南》[4];②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5]。
1.3入選標準
1.3.1納入標準 ①A組符合冠心病標準, B組同時符合冠心病和高血壓標準, 對照組無既往高血壓、冠心病史;②年齡20~70歲;③對本研究內容詳細了解, 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1.3.2排除標準 ①近1個月內存在感染性疾病, 或近2周內服用影響血清Hcy水平藥物者;②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③合并惡性腫瘤和心房顫動、惡性心律失常者;④合并嚴重肺、肝、腎等病變, 或近1個月內行重大手術者;⑤長期服用葉酸、B族維生素者。
1.4方法
1.4.1血清Hcy檢測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同一時間段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 于2 h內使用臺式離心機(型號H1650,湖南湘儀離心機廠)行離心處理, 取上清液置于-20℃恒溫冰箱中保存備檢, 8 h內完成檢測。采用直接化學發光法對血清備用標本行競爭性免疫測定, 主要儀器有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型號 ADVIA Centaur, 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流式細胞儀(型號FC 500 MCL/MPL, 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 對應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所提供。測定完成后作好記錄, 并反復核對。血清Hcy水平正常參考值:5.0~13.9 μmol/L。
1.4.2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判定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DC-5,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95例冠心病患者檢查以探測左、右雙側頸動脈厚度, 將其平均值作為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參照Grous積分方法對其進行評定。IMT<1.0 mm, 且內膜未見增厚, 記為0分;1.0 mm≤IMT<1.2 mm, 內膜局限性增厚記為1分;1.2≤IMT<1.5 mm,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記為2分;1.5 mm≤IMT<2.0 mm, 動脈輕度狹窄記為3分;IMT≥2.0 mm, 動脈明顯狹窄記為4分。
1.5觀察指標 ①觀察三組研究對象血清Hcy水平變化;②觀察不同血清Hcy水平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將所有冠心病患者依據Hcy水平分組:分為Hcy≤5.0 μmol/L組、5.0 μmol/L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多元統計分析中典型相關方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研究對象血清Hcy水平比較 B組血清Hcy水平為(18.97±3.62)μmol/L高于A組(12.76±3.54)μmol/L及對照組的(6.38±3.12)μmol/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997、18.4592,P<0.05)。A組血清Hcy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4851,P<0.05)。
2.2不同血清Hcy水平分組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比較 三組不同血清Hcy水平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分布情況等級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每兩組間等級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血清Hcy水平越高, Grous積分越高, 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情越嚴重, 血清Hcy水平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存在一定正向相關性(r=0.638)。見表2。

表2 不同血清Hcy水平分組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比較[n(%)]
冠心病多合并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 常由于血壓升高、血糖水平異常、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及遺傳等相關因素,導致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病變出現管腔狹窄甚至阻塞, 造成心肌細胞缺血缺氧性壞死[6,7]。臨床上常見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分為可改變性和不可改變性因素兩大類, 其中前者主要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吸煙等, 后者常包含家族史、遺傳病史以及年齡等[8,9]。此外, 炎癥因子學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和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也存在一定關聯[10]。相關研究表明[11-13], 大多冠心病患者合并有原發性高血壓, 且此類患者猝死率及相關并發癥較未合并有高血壓的冠心病患者顯著升高, 其預后效果更差, 提示血壓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
血清Hcy是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 通過自身氧化作用能夠阻礙蛋白質合成過程, 且該物質還可損傷內皮依賴性血管擴張, 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血栓形成[14-17]。高水平的血清Hcy還可誘導平滑肌細胞增殖, 使得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加重;可加速血小板黏附, 干擾機體糖、脂肪、蛋白質等正常生理代謝, 造成脂質沉積引起動脈狹窄;還可通過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過程間接導致動脈血管受損。大量研究資料表明[18,19], Hcy每升高5 μmol/L, 便會使得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增加3~4倍, 嚴重影響生存質量和預后。
本研究中, B組血清Hcy水平為(18.97±3.62)μmol/L高于A組(12.76±3.54)μmol/L及對照組的(6.38±3.12)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2997、18.4592, P<0.05)。A組血清Hcy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4851, P<0.05)。三組不同血清Hcy水平間頸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分布情況等級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每兩組間等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血清Hcy水平越高, Grous積分越高, 頸動脈粥樣硬化病情越嚴重, 血清Hcy水平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存在一定正向相關性(r=0.638)。
綜上所述,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Hcy水平可作為診斷及治療和預后的重要評估指標。
[1] 白艷艷, 馮六六, 黃紅漫, 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 13(3):346-348.
[2] 劉影, 崔花花.H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的臨床分析.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5, 15(5):704-705.
[3] 王志娥, 張海娜, 楊海燕, 等.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頸動脈斑塊在預測冠心病發病及嚴重度中的價值.醫學綜述, 2015, 21(3):568-570.
[4] Aschgoodkin J, Kaplan D.Coronary artery disease guidelines: 2006 update.Patient Care, 2006.
[5]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701-743.
[6] 黃丹丹, 陳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川北醫學院學報, 2016, 31(6):832-834.
[7] 黃少芬, 陳麗芳, 胡崢, 等.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冠心病的關系.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5, 23(6):416-420.
[8] 王燚, 趙存瑞, 徐鯤, 等.高血壓病和冠心病患者脈搏波傳導速度分析.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5, 23(10):1026-1030.
[9] 王清, 湯柏贊, 楊莉莉, 等.H型高血壓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脈病變程度的研究.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27): 4073-4074.
[10] 楊湛南.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的相關性.貴陽醫學院學報, 2015, 40(1):97-99, 103.
[11] 黃丹丹, 陳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2(10):18-21.
[12] 付瑩.冠心病患者血清Hcy、SF水平變化及其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關系.山東醫藥, 2016, 56(3):88-89.
[13] 馬金玲.H型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臨床關系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156-157.
[14] 國艷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冠脈病變支數的相關研究.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6, 48(3):287-288.
[15] 李中山.冠心病患者生化指標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熱帶醫學雜志, 2017, 17(3):357-360.
[16] 張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關系.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7):62-63.
[17] 倉沈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7, 38(3):389-391.
[18] 涂富蓮, 杜海林, 陳濤,等.冠心病、高血壓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與Hcy臨床相關性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14):24-26.
[19] 馬錦洪, 史偉峰, 于宗良,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代謝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6(5):706-708.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cy and degre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HUANG Dan-dan, CHEN Ling.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7,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Hcy) and degre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MethodsAmong 95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here were 5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 group A, 39 patients without hypertension as group B, and another 45 healthy volunteers as control group.Hcy level was determin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degree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serum Hcy.ResultsGroup B had higher Hcy level as (18.97±3.62) μmol/L than (12.76±3.54) μmol/L in group A and (6.38±3.12) μmol/L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8.2997, 18.4592,P<0.05).Group A had higher serum Hcy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9.4851,P<0.05).Three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ve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between different serum Hcy levels (P<0.05),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rwise comparison (P<0.05).The higher the serum Hcy level, the higher the Grous score, and the more severe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Serum Hcy level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0.638).ConclusionThe level of serum Hc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is higher, and the level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So it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indicator for clinical 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Homocystein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01
2017-07-04]
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6ZA0230);川北醫學院科研發展計劃項目(項目編號:CBY15-AYB07)
637007 川北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黃丹丹);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內科(陳玲)
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