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解 《北宋亡國時,它的八十萬禁軍去哪兒了?》
北宋亡國時,八十萬禁軍去哪兒了
劉三解 《北宋亡國時,它的八十萬禁軍去哪兒了?》

北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說法,到了宋哲宗朝,歷經王安石改革裁軍,宋軍總兵力仍有80萬人,其中有禁軍60萬,廂軍(地方軍)20萬。那么在金軍縱橫黃河兩岸的時候,這80萬軍人去哪兒了?
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樞密院報告,禁軍缺額24萬,新招兵10萬,仍缺14萬。按照北宋亡國后名臣李綱的反思(1127),徽宗朝禁軍中往往只有名額,卻寧可空缺也不補充兵員,軍中連一半的人都沒有。
到了政和年間,宋徽宗的寵臣童貫統兵,河北地區的軍隊只剩下20% — 30%,留下的名額拿來吃空餉,中飽私囊,攢出錢來送給皇帝揮霍。原本屯駐重兵的陜西地區,軍隊力量也虛耗殆盡。
不僅如此,就連這些留在軍中的“男兒們”,也根本不足用。
徽宗朝禁軍太尉高俅,即“多占禁軍,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藝工匠……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也就是拉著“全訓野戰軍”干工程,當包工頭。
到了亡國前夕,大宋軍隊上下更是變本加厲:“帥臣、監司與夫守、倅、將、副多違法徇私,使禁卒習奇巧藝能之事?;蛞越M繡而執役,或以機織而致工,或為首飾玩好,或為涂繪文縷,公然占破,坐免教習,名編卒伍,而行列不知,身為戰士,而攻守不預。”
北宋那支曾經掃平十國的禁軍虎狼,此時的主業竟然是給領導做刺繡、織絹布、做首飾、當畫工……什么都會,就是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