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山 石曉華 鄂成林 張宇航 管洪波 徐海鈺 張海燕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長春130033)
菜豆品種吉菜豆三號的選育報告
王喜山 石曉華 鄂成林 張宇航 管洪波 徐海鈺 張海燕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長春130033)
菜豆品種吉菜豆三號,是由吉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植物研究所菜豆課題選育,農家品種白架豆作母本,農家品種花皮架豆作父本,經人工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原代號為“雜06-25-1”。
菜豆吉菜豆三號選育
吉菜豆三號屬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 inn.)早熟品種。吉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經濟植物研究所2006年,由農家品種白架豆作母本,農家品種花皮架豆作父本,經人工有性雜交,后代連續株選5~6年,性狀穩定后通過常規育種,完成整套育種程序。
2.1 種子性狀
種子茶綠色,腎形,百粒重約40.2g。
2.2 植株性狀
株高約298厘米左右,單株分枝4~5個,莖綠色,葉片深綠色。花深紫色,始花節位第3節,植株生長勢強,結莢部位從底部開始,上、中、下各部位結莢。
2.3 果實性狀
嫩莢淺綠色帶紫色條紋,長圓棍型,嫩莢微彎,背向彎曲,嫩莢籽粒數8粒,平均莢長23.3cm,寬1.6cm、莢厚1.4cm,平均單莢重20.5g。莢面凸起,質地粗糙,莢橫切面桃形,嫩莢肉厚0.3cm,莢喙方向,背向彎曲,平均莢喙長1.1cm。
2.4 抗病、抗逆性
抗病毒病,抗枯萎病,抗衰老。
2.5 生育日數
出苗至始收嫩莢期為50~55天。
在五個區域5個點次的生產試驗中,平均公頃產量25552k g。
植株生長勢強,上、中、下部結莢,果莢生長速度快,提早上市,采摘集中,豐產性好,抗病性較強。
嫩莢采摘不及時,果莢表壁變軟,肥水不足時植株易早衰。
6.1 播期
露地春茬播期4月中旬至5月末,秋茬播期6月中旬。
6.2 密度
露地栽培行、穴距為65cm×45cm,公頃保苗6.8萬株。
6.3 施肥
結合耙地重施基肥,施腐熟農家肥每667m2施3000~5000k g,施國產復合肥(N∶P2O5∶K2O=12∶18∶15)每667m2施60~100k g,結莢初期開始分期追施磷、鉀肥,同時配施硼、鈣等微肥。開花結莢期追施1~3次,每667m2追施尿素22.5k g左右。
6.4 適應區域
吉林省省內露地栽培。
[1]菜豆新品種吉菜豆1號.《中國種業》,2013.3(65).
[2]春季保護地菜豆優質高產模式化栽培技術.中國種業,2013.6,88-89.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7.09.021
王喜山,男(1967-),研究實習研究員,從事菜豆栽培推廣。
石曉華(1962-),女,研究員,單位:吉林省農科院經濟植物研究所,地址:公主嶺市范家屯鎮。
郵編136105,電話:0434-6812621,E-mail:s_xiaohu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