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侯旭敏
女性要警惕冠心病
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侯旭敏

成阿姨有10年的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平時正規服藥,5年前起出現胸前區針刺樣疼痛。每次發作去醫院做心電圖都沒有發現異常,社區醫生認為成阿姨是更年期綜合征,沒有引起重視。半年前成阿姨出現心絞痛癥狀,持續約3~5分鐘,伴后背部放射性痛,到??漆t院做冠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一支血管嚴重狹窄,放了一枚支架后病情緩解。
最近,據世界心臟聯盟統計,女性冠心病發病率與日俱增,女性冠心病聯合腦卒中的死亡率亦高于男性,心臟病已成為全球女性的頭號殺手。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當今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導致中國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其排名已經遠遠超過了腫瘤和腦卒中。傳統觀念中我們往往認為女性罹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遠低于男性,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女性罹患冠心病的病因除包括一些傳統因素如年齡、血脂水平、是否合并高血壓、吸煙等外,還與激素水平、血糖水平、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絕經期后的女性因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從而增加了冠心病的發生率;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其冠心病的發生率較沒有糖尿病的女性患者要高出3~7倍,而這一數字在男性中僅為2~3倍;同時研究發現,女性更容易出現社會孤立及抑郁,焦慮和抑郁是心血管疾病預后的獨立預測因素?;家钟舭Y的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顯著增加。抑郁癥患者血小板活性高于非抑郁癥者,故發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險增加。
在臨床工作中,女性冠心病的漏診率往往較高。一方面是受到了傳統觀念即“女性冠心病發生率低于男性”的影響,另一方面女性冠心病往往與微血管結構的病變存在一定相關性。許多接受冠脈造影的女性患者并沒有發現顯著的狹窄病變,但是在經血管內超聲(IVUS)檢查后,約80%的冠狀動脈存在斑塊病變,這些患者往往存在勞累后胸悶、胸痛等不適癥狀,可能因冠狀動脈痙攣或微血管的內皮功能失調,導致冠狀動脈儲備降低,也有可能為心肌代謝異常引起。因此,若以冠狀動脈造影作為確診冠心病的證據,則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患者被漏診,若此時患者的運動試驗為陽性,則可能被誤判為假陽性。
女性冠狀動脈病變患者臨床癥狀大多不典型,主要表現為主訴多種多樣、實際做檢查發現的問題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癥狀仍漏診者,女性占較大的比例。女性絕經后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易出現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系列癥候群,其中尤以心血管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出現胸悶、胸痛、心悸等癥狀,心電圖亦可出現類似心肌缺血的ST -T改變,T波倒置,進一步干擾了醫生對真正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延誤了冠心病早期治療的時機,往往是在出現心肌梗死的癥狀時才發現是冠心病,這一點非??膳?。
專家指出,有6類女性容易患有冠心病。
1. 吸煙者:不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都對女性心血管系統造成極大的損害。吸煙會引起心血管脂肪沉積和粥樣硬化,導致心肌梗死和心臟猝死。吸煙本身是心血管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同時,與其他冠心病高危因子結合,吸煙更成為導致冠心病的罪魁禍首。
2. 有家族病史者:父親、兄弟、祖父外公、叔叔舅舅55歲以前得心臟?。荒赣H或其他女性親屬在65歲以前得冠心病。
3. 血脂異常者:大量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都證明,血脂異常,尤其是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而為導致冠心病的禍首。
4. 不運動者:研究顯示,經常坐臥的人得冠心病的幾率,約是經常運動者的兩倍。
5. 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者:糖尿病病人較無糖尿病病人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兩倍。據統計,1000多例糖尿病病人中,38%患有冠心病。其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人的脂質代謝紊亂,易發生全身中小動脈粥樣硬化。
6. 肥胖者:超過理想體重30%的人,即使無以上危險因素,也易得病。
對于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應積極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去醫院體檢、監測自己的各項指標。一旦出現癥狀要及早到醫院診治。
對于女性冠心病患者而言,如果是顯著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伴狹窄,除了需要血運重建的干預以外,應當遵循冠心病二級預防指南的治療,給予抗血小板、調脂藥品的基礎治療;而對于冠脈造影正常的女性患者來講,更應當積極地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并配合使用硝酸脂類以及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藥品來緩解癥狀。此外,中成藥如麝香通心滴丸,有改善冠脈微循環障礙,緩解心絞痛癥狀的作用,不妨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