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云帆
如何應對男性更年期心理?
文/胡云帆

男性更年期的出現是與性腺功能的變化直接相關的。男性雖然沒有類似女性的月經標志,但50歲以后睪丸會出現退行性變化,即出現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其癥狀是睪丸體積逐漸縮小,60歲后更加明顯,到了70歲睪丸退縮到只相當于十二三歲兒童睪丸的大小。睪丸的縮小,必然使性激素分泌減少,隨之而引起間腦、垂體、腎上腺和腎功能的變化,從而導致整個內分泌的紊亂。此時在生理上會發生一系列變化,甚至會使一些男子出現更年期綜合征。
心境和情緒發生變化。易出現抑郁、憂愁、煩躁不安。經常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喜歡發脾氣。往往因一點小事就大動肝火,有時還會無原因地發無名火,表現出空前的暴躁。
植物神經易發生紊亂。經常出現眩暈,有時過度興奮;呼吸時有不暢之感,身體局部會產生麻木感和刺痛感;胃腸功能有時紊亂,消化不良、食欲減退、便秘等;睡眠不穩,時常失眠;有時思慮過度,常常出現心煩意亂和恐懼感;緊張時,會產生心悸、耳鳴、眼黑等癥狀,某些部位還會產生不定的疼痛等。
記憶力下降。尤其是機械記憶力下降,經常丟三落四;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精力易分散,對外界事物的興趣明顯降低:由于體力下降,不愿參加戶外活動,表現出明顯的懶散狀態。
多疑暴躁。在人際關系上,有時多疑,別人的言行本來是好意的,往往被懷疑成惡意的;同志們的贊揚,往往會被當成是諷刺挖苦;不愿和他人交往,表現出明顯的不合群傾向;愿意單獨行動,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勸導。在家庭中,處理不好家庭中的人際關系,經常與配偶、子女發生爭吵,為一點小事情就會暴跳如雷,為子女的一句話就會生半天悶氣。
性欲減退,性能力降低。男子更年期出現的上述癥狀,同婦女更年期一樣,除了一些生理上的變化外,大多屬于心理上的毛病,因此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通過加強心理調節,癥狀會順利消除。
一是以靜制動,保持心理的穩定,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更年期的男性應該學一點更年期常識,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發生的某些變化,然后泰然處之,不必驚慌。在我國大多數男性很少懂得有關更年期方面的知識,當出現一些癥狀時,或認為是人老了的原因,或懷疑自己身上有了毛病,同時對自己的情緒放縱,不能進行很好地自我控制。所以中老年男性也應該學習更年期的一些生理知識,以正確認識更年期的必然性,懂得如何應付更年期出現的各種癥狀,從而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二是要學制怒。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較女性來說,容易發怒。在更年期由于內分泌紊亂,更容易發怒。《黃帝內經》云:“怒傷肝”。怒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比其他情緒帶有更強的感染性和蔓延性。發一次怒在單位會破壞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家庭容易破壞和睦的家庭氣氛,對自己也會連續幾天心情不得安寧。所以更年期的男性一定不要隨意發怒,要學會運用種種方法來“制怒”。
三是盡量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不要沒事一個人悶在家中,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打高爾夫球、打康樂球、打太極拳等。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來調節植物神經,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
四是要及時進行心理疏泄。遇到令人頭痛的事情產生不良情緒時,不要憋悶在心里,而應想辦法將其疏泄出來。心理疏泄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自我勸導,自我解脫,就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一個全新的結論。比如有一些事情從這個角度看是壞事,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可能是好事。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就是自我解脫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另一種方法是借助他人進行情緒“釋放”。心里有了郁悶,可以找自己的同鄉、同學、知心朋友發泄一通,或者大哭一場,把心理的郁悶疏泄出來,會頓覺輕松。由于是親朋好友,對方不但不會計較你的過分言詞,而且還會給以安慰和勸導。這種方法對于更年期男子的心理保健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五是規律的生活習慣。吃飯、睡覺、活動都要講究科學性。吃飯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飲酒要適量,不可貪杯;睡覺最好是早睡早起,晚上看電視要有選擇性,不要一坐就是數小時,一直坐到播音員喊“再見”。在看電視過程中,要見縫插針地進行坐式活動或站式活動。看完電視要洗臉,防止放射塵粘在臉上。早晨不要睡懶覺,要盡量早起,到室外參加一些活動。事實表明,規律性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于人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培養自己的良好心境。
更年期的男性如果碰上自己的配偶也處在更年期,那么一定要多給妻子以安慰勸導。男性更年期雖然有許多癥狀出現,但癥狀強度一般來說沒有女性強烈。所以作為丈夫來說,對也處在更年期的妻子的一些情緒上的不良反應,一定要體諒,要體貼關心妻子,勸導妻子,不要無端地進行指責。許多事實證明,勸導他人有時實際上也在勸導自己,教育別人的過程往往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總之,夫妻相互安慰、體貼,有助于共同順利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