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中醫大附屬曙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顧明達
三伏天,敷貼有利疏通經絡
文/上海中醫大附屬曙光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顧明達

作為冬病夏治方法中的一種,敷貼在三伏天內受到許多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青睞。小小藥餅敷在皮膚上,內中的藥材通過毛孔吸收至體內,可達到疏通經絡、防病治病的功效。神奇的敷貼是如何進行的?敷貼可以治療哪些疾病?是不是所有人群都能敷貼治療?
敷貼,是三伏天冬病夏治的主打方法,它對防治呼吸系統疾病頗為有效。那么什么叫做敷貼?具體說來,是選用特定有效的中藥配方,加工調制成藥餅,并將藥餅敷貼在人體特定的經絡穴位上。啟動敷貼治療后,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從皮膚穴位滲入體內。一般來說,不同體質的成人或兒童,選用的敷貼方劑各有不同,單次治療時間大概為半小時左右。
臨床研究發現,三伏天敷貼可通過經絡傳導,調節臟腑功能,從而起到宣肺通絡、化痰止咳、溫經散寒的目的。敷貼治療后,哮喘兒童的發病次數、發作程度有效改善率可達87%,中藥敷貼的綜合有效率可達70%。此外,成人哮喘、老慢支、慢阻肺等疾病也能獲得有效控制。敷貼的優勢在于效果好價格又不貴,同時還可避免內服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根據中醫 “天人合一”、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一年之中夏季的三伏,是天陽之氣正旺之時,也是穴位敷貼的最佳時機。以 “天之陽氣”助 “人之陽氣”,可謂事半功倍。
因此,每年的穴位敷貼最好選在七月至八月中上旬。同樣,一天當中中午是陽氣最旺之時,最佳的敷貼時間應是三伏季節里的中午前后。治療一般每周一至兩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六周,三年為一個療程,成人及病程較長、病情較重者可延續數個療程。
除了三伏天敷貼之外,中藥穴位敷貼與其他中醫療法一樣,也可四季敷貼。不過,四季敷貼與三伏天敷貼的區別在于,前者更適用于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病種也有所擴大。這種敷貼除了適用于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外,還可用于治療非感染性慢性腹瀉、小兒遺尿等。
一般來說,患者30分鐘敷貼后會感到局部發熱或輕度發癢,這些都屬正常反應。少數人敷貼后會出現灼痛,可涂抹 “萬花油”、“燙傷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藥物,也有的人局部會皮膚發紅,起小紅團或水皰。如果發出水皰,盡量不要揭皮或包扎,穿干凈、柔軟、透氣的全棉衣服,三至五天后就會痊愈;如水皰已破,可涂抹紅霉素軟膏;如水皰過大,則應到醫院請醫生給予適當治療。據觀察,起水皰的人敷貼療效更好,但給小兒敷貼時時間應縮短一些,避免起水皰引發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敷貼期間最好不要去空調房,因為皮膚遇冷毛孔會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此外,盡可能不要吃冷飲和冰鎮食品,敷貼后兩小時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輕輕吸干穴位上的水。佩戴心臟起搏器、結核病、糖尿病、嚴重高血壓、嚴重皮膚過敏患者以及孕婦,皆不宜接受敷貼治療。
所謂冬病夏治,是我國古代醫學家倡導的一種治療方法。通俗地說,冬病夏治即冬天好發之病在夏天治療。冬季天氣寒冷,是哮喘、支氣管炎等慢性病的高發期,體質虛寒、抵抗力差的人更易犯病。夏季陽氣最旺,人體內陽氣上升、經絡通達、氣血充沛,腠理弛張,有利于驅寒納陽,此時采用敷貼等措施,可抑陰祛寒、補充陽氣,蕩滌體內寒痰伏飲,使易受寒邪侵犯的陽虛病體陰陽趨于平衡。由于人體增加了抵御外寒的能力,寒冷的冬季再次來臨之際,便能減少發病的概率。因此,我們說冬病夏治達到了防病治病、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3類人群,最適合冬病夏治:
1. 呼吸系統疾病。成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支氣管哮喘、變異性咳嗽、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的患者。
2. 骨傷科類疾病。頸肩腰腿疼、骨關節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腰椎病的患者。
3. 虛寒體質者。怕冷、怕風、胃痛、腹瀉、胞宮虛寒者,及免疫力低下的亞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