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翠,張馨月
(建昌縣水利局,遼寧 葫蘆島 125300)
建昌縣碾房小流域工程項目建設效益分析
單曉翠,張馨月
(建昌縣水利局,遼寧 葫蘆島 125300)
碾房小流域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賀杖子鄉境內。該小流域內水土流失非常嚴重,而且該流域的土地利用不盡合理,為了改變土地利用不合理這一現狀,保護水土資源不受侵害,建昌縣在該小流域內開展了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通過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其經濟、生態、社會效益非常可觀,為當地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水土保持;小流域;項目區;工程效益;探析
碾房小流域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賀杖子鄉境內,北與喇嘛洞鎮接壤,西鄰新開嶺鄉,南面是大廟溝村,東面是養馬甸子鄉宮福堂村[1]。地理位置在東經119°36′57″-119°41′51″,北緯40°31′16″-40°34′55″之間。流域總面積25.80 km2,其中:農業用地609.38 hm2,占土地總面積23.62%;林業用地1389.47 hm2,其中有林地417.57 hm2,占土地總面積16.18%;灌木林地971.9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37.67%。果園24.03 hm2,占土地總面積0.93%;水域面積54.26 hm2,占土地總面積2.1%;未利用土地(荒山)362.6hm2,占土地總面積14.05%;難利用地12.31 hm2,占土地總面積0.48%,其它用地127.95 hm2,占土地總面積4.96%。流域人均土地1.08 hm2,人均耕地0.25 hm2,農、林、果用地比例為25.36:57.82:1。流域內平均海拔525 m,主溝道長4.5 km,平均寬度3.85 m,水土流失面積19.88 km2,占流域總面積的77.05%。其中輕度侵蝕面積為11.25 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56.59%;中度侵蝕面積為6.65 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33.45%;強度侵蝕面積為1.98 k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9.96%。年侵蝕模數3480 t/km2.a,屬低山丘陵區。該流域土地利用不盡合理。農業用地比例高,經營粗放,廣種薄收,農業生產單一。林業用地用材林多,經濟林少,疏林地多,林業質量低,產值小,流域的土地生產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2]。
1)工程建設規模。經過4年連續綜合治理,完成綜合治理面積1417.4 hm2,其中:水平梯田1.69 hm2,梯田修復50.92 hm2,退耕還果21 hm2,保土耕作188.06 hm2,水平槽整地造林275.22 hm2,老果園改造24.03 hm2,經濟林66.75 hm2,生態修復工程789.73 hm2。完成石谷坊60座。作業路7.4 km,圍欄6.4 km,標志牌12個。
2)工程組織實施情況。根據工程進度要求和勞動力,資金調配情況,合理安排分年度實施計劃:
2009年,綜合治理面積476.38 hm2,修谷坊32座,修作業路2.7 km,圍欄2 km,標志牌3塊,共動用土石方量19.91萬m3,人工4.3萬個。
2010年,綜合治理面積280.63 hm2,修谷坊6座,修作業路1.9 km,圍欄1.2 km,標志牌3塊,共動用土石方量11.7萬m3,人工2.43萬個。
2011年,綜合治理面積334.3 hm2,修谷坊10座,修作業路1.4 km,圍欄1.5 km,標志牌3塊,共動用土石方量15.33萬m3,人工3.26萬個。
2012年,綜合治理面積326.09 hm2,修谷坊12座,修作業路1.4 km,圍欄1.7 km,標志牌3塊,共動用土石方量13.37萬m3,人工2.8萬個。
3.1 經濟效益分析
經過調查和測算,通過實施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土地資源潛力得到有效開發,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3]。各項措施發揮效益后,可增加經濟效益539.49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1218.13萬元,增長79.5%;人均收入由3576元提高到5921元,增加2245元,增長62.78%。農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水土保持措施直接經濟效益表
3.2 生態效益分析
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后,流域的林草覆蓋率由治理前的53.86%提高到67.92%,改善了植物立地條件,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工程正常發揮效益后,每年可蓄水129.84萬m3,保土效益達到4.35萬t,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地表植被明顯增加,整個流域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發展,流域內山青水秀,野生資源豐富,生態效益顯著。具體情況詳見表2。

表2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蓄水保土效益表
3.3 社會效益分析
該流域通過4年的綜合治理,社會效益明顯提高。改善了農村產業結構拓寬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門路,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各項用地比例更趨合理,農林經果用地比例由原來的25.36∶57.82∶1調整為24.48∶72.93∶1。土地利用率提高10.67%。
通過大力宣傳,使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保持水土的重要性,增強水土保持意識,保護和鞏固治理成果,大大減輕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通過治理后,削減洪峰保護農田,保證下游居民的安全,土地單位面積產量成倍增長,農村產業結構由從前單純的農業生產向農、林、牧、副、果多種經營發展。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山川秀美的綠色家園定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碾房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根據該小流域的實際狀況,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治理保護和開發水土資源,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并舉,對流域內的土地利用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通過興修基本農田、保護和改造坡耕地,興修谷坊、營造水土保持林等措施改善生態條件,為碾房小流域內的生態環境恢復創造條件。
[1]張子財,周曉樂.遼寧省風沙區水土保持規劃研究[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6(02):19-21.
[2]王海芝.水土保持建設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及建議[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1):45-46.
[3]李學森.凌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保護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5(03):36-37.
1007-7596(2017)08-0195-02
2017-07-16
單曉翠(1985-),女,遼寧建昌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水利設計等;張馨月(1991-),女,遼寧建昌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土保持、水利工程管理、水利設計等。
S15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