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科
(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軌道交通工程、快速路與綜合管廊結建的可行性探討
李昌科
(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青島市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地鐵建設。在地鐵建設的同時,同步按照規劃建設快速路,并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實現軌道交通、快速路、地下綜合管廊“統一路由、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此舉可避免路面的二次開挖,有效降低建設成本,并減少對人們出行的困擾。現針對目前正在實施的青島地鐵4號線,分析三者的結建方式,從工程的實施難度、投資等方面論證同步結建的可行性。
軌道交通工程;快速路;地鐵;綜合管廊;同步結建
根據《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杭鞍高架路-遼陽路快速路工程與地鐵M4線項目線位重合,福州路以西段地鐵4號線沿杭鞍高架路及規劃南京路-福州路段高架快速路北側敷設,福州路以東段地鐵4號線沿遼陽路南側綠化帶下方敷設。因地鐵與快速路、綜合管廊平面距離近,橋梁、綜合管廊結構樁基施工對地鐵影響大(見圖1)。為減少工程施工相互干擾,降低工程建設風險,保障地鐵4號線和杭鞍高架路-遼陽路快速路、綜合管廊建成后安全運行,遼陽路快速路、綜合管廊結合地鐵4號線工程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
電力、通信、給水、中水、燃氣、熱力均屬于市政主干管,且不受豎向高程的影響,因此可將其納入到綜合管廊中。
雨水管道主要收集遼陽路沿線的路面雨水,遼陽路沿線雨水管道的管徑多為DN300-DN500,沿兩側布置,收集的雨水分多段沿勁松路排至張村河。由于遼陽路綜合管廊受地鐵、雨水暗渠、過街通道、規劃高架匝道等的影響,豎向起伏較大,因此雨水不具備入廊條件,故該雨水管道考慮采取直埋方式敷設。
污水管道主要收集周邊地塊污水,管徑為DN300-DN400,沿兩側布置,收集的污水排入南北向的勁松路污水管道,最終排入李村河污水系統。由于遼陽路綜合管廊受地鐵、雨水暗渠、過街通道、規劃高架匝道等的影響,豎向起伏較大,因此該污水管道也不具備入廊條件,也考慮采取直埋方式敷設。
圖2、圖3分別為道路北側與南側綜合管廊斷面圖。
綜合管廊能否結合地鐵、快速路同步實施,主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平面布置、豎向控制、施工順序、管線遷改、交通調流。
3.1 平面布置
根據《青島市綜合交通規劃》,遼陽路規劃紅線寬度40 m,北側綠化帶10 m,南側綠化帶10~20 m,因此遼陽路標準段兩側具備敷設綜合管廊的條件。綜合管廊的布置斷面如圖4所示。
3.2 豎向布置
因遼陽路沿線共有5處大型雨水過路暗渠、6處過街通道,平均埋深3~10 m。沿線共有4處車站(三處明挖車站,一處暗挖車站)。當綜合管廊穿越上述構筑物時,需進行避讓,局部節點需采用暗挖法施工。圖5為綜合管廊豎向控制圖。
3.3 施工順序
因地鐵4號線馬上開工建設,遼陽路綜合管廊工程盡量和地鐵同步建設,以便減少施工干擾及工程量;降低工程風險,以及保障地鐵4號線建成后安全運行;也有利于項目協調推進和無縫銜接,節省工期,降低實施難度。同時,應充分考慮地鐵和管廊交叉施工對交通調流的影響,為保證施工期間遼陽路的通信,建議先施工車站主體,待施工車站附屬設施時,同步施工遼陽路綜合管廊工程。圖6為結建工程施工順序。

圖1 地鐵4號線與快速路位置關系圖

圖2 道路北側綜合管廊斷面圖

圖3 道路南側綜合管廊斷面圖

圖4 標準段綜合管廊平面布置圖
3.4 臨時管遷
在管廊施工期間,為保證市政設施的正常運轉,需對受影響的市政管線進行遷改。管線遷改主要有以下步驟:
步驟1:管廊影響范圍內管線臨時遷改至車行道下、綠化帶內、人行道下;
步驟2:施工兩側綜合管廊土建結構;
步驟3:永久遷改雨污水管道;
步驟4:路面恢復。
3.5 交通調流
3.5.1 內部調流
通過對道路內部自身交通調流進行分析,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并充分利用周邊空地實現內部道路交通調流。根據前述分析及總體設計方案,工程施工期間利用現狀人行道及綠化帶新建調流道路,保證施工期間交通不中斷,施工期間保證雙向6~8車道通行條件。
第一階段至第三階段,主要實施工程前期管線、苗木遷移、調流道路施工、綜合管廊主體結構施工部分。在此三個階段期間,遼陽路均利用現狀道路兩側人行道及綠化帶新建調流道路,保證遼陽路雙向6車道通行條件,綜合管廊施工圍擋距離橋梁外邊線控制在2.5 m左右,保障綜合管廊施工的同時,兼做施工便道。
在此三個階段中,受地鐵施工影響,地鐵部分施工圍擋與調流道路位置沖突,需充分考慮避開地鐵圍擋。
第四階段,主要實施原調流路區域場地恢復。

圖6 結建工程施工順序圖
3.5.2 外部調流
在遼陽路綜合管廊施工期間,對遼陽路沿線交通均影響較大,建議遼陽路綜合管廊半幅施工。在施工期間,道路行車條件較差,為對原通過遼陽路疏解的大量交通進行分流,需要對外部路網進行整體調流。
綜合管廊總投資:8.2億元。
(1)遼陽路(福州路-勁松一路)段具備兩側敷設綜合管廊的條件。
(2)遼陽路高架標準段兩側可將綜合管廊布置于綠化帶內,其余路段可將綜合管廊敷設于車行道下,總的可以實施的長度為3.6 km。
(3)在綜合管廊實施時,需下穿暗渠、過街通道等。由于施工空間狹小,距離地鐵車站主體較近,建議綜合管廊結構與地鐵結合實施。
(4)綜合管廊施工要避開地鐵主體施工,建議地鐵附屬設施與綜合管廊同步施工,保證在地鐵運營前綜合管廊施工完畢。
(5)遼陽路沿線重要管線較多(EAC國際光纜、電力隧道、熱力主干管等),在綜合管廊實施之前,一定要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U491
B
1009-7716(2017)09-0057-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9.017
2017-06-07
李昌科(1982-),男,山東膠州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從事市政工程設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