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偉,任 沖,錢勇生,廣曉平
(蘭州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學院,甘肅 蘭州730070)
科技研究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研究
——以蘭州市為例
曾俊偉,任 沖,錢勇生,廣曉平
(蘭州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學院,甘肅 蘭州730070)
針對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評價缺少系統理論支持的現狀,提出了物元分析評價模型。首先,闡述了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確立了綠色交通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物元分析的原理,構建了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物元分析模型;最后,對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的實施效果進行了等級劃分,并以蘭州市為例驗證了模型的實用性。分析結果表明,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等級為有序級,蘭州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環境影響、資源節約等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綠色交通系統;物元分析模型;城鎮化;蘭州市
近年來,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各種交通問題日益突出。針對交通系統帶來的一些問題,各級政府推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但人們對交通需求的速度與解決問題的速度之間并不匹配。所以,如何使交通出行符合未來環境、生態的要求,是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想要徹底解決面臨的交通問題,一定要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滿足人們對交通系統需求的同時,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標準,由此,綠色交通系統應運而生。
由于綠色交通問題的突發性、多樣性,以及研究的時間較短等原因,國內外學者對綠色交通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義、實施的戰略及發展的對策、規劃理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1~5],而對于綠色交通整體評價的相關研究較少,尚未形成較完整的評價理論體系[6]。
“一帶一路”戰略中,中西部地區正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前沿。蘭州市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聯點,東中部省區往往把蘭州市看作跨越西部民族省區的頭一鎮,而西部民族省區更愿把蘭州市看成進入內地的第一站,而且蘭州市又是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7],因此對蘭州市綠色交通系統的評價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涉及的因素多、領域廣[8]。要準確衡量綠色交通的發展水平,并反映現實中綠色交通實施的效果,關鍵是構建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9]。
1.1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與發達地區相比,西北城鎮交通發展水平相對偏低[10]。評價指標的選取要結合西北城鎮交通發展特點,并遵循真實性、綜合性、可操作性等原則[11],以期對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作出全面、準確的評價。
1.2 評價指標的確定
根據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的特征,環境影響、資源節約、社會和諧是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的主要表現形式[12]。評價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的實施程度,可以通過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再分析得以實現。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1.3 評價指標的量化
表1中評價指標分為定量和定性兩種。本文采用SPSS軟件來量化交通成本協調系數等程度化的定性指標,使量化后的指標可與其他定量指標組合使用。

表1 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評價指標體系
蘭州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以及國家級蘭州新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域總面積1.31萬km2,其中市區面積1 649 km2[13]。2015年蘭州市公路總里程為7 729 km,其中高速公路354 km、普通國省道759 km、農村公路6 616 km,高速公路所占比重為4.58%。蘭州市公共自行車日均使用次數為5萬次,年平均每人使用5次。2014年蘭州總客運周轉量為0.76億人次。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 1 737.67億 t/km,旅客周轉436.56億人/km。2015年蘭州市萬車死亡率為3.24。蘭州市建成區的綠地率達到32.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87 m2[14]。
2.1 劃分經典域與確定節域物元
依據西北城鎮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的等級劃分標準情況,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的每個等級經典域如下:


當 j=1,2,3,4時,Noj分別表示協調級、有序級、無序級、混亂級,xoji量值的范圍分別對應(70,100],(40,70],(10,40],(0,10]。最后確定節域如下:

根據表1構建的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實施效果評價的指標體系,針對蘭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現狀,通過計算得到13個指標的平均量化值(按百分制換算),評價指標實施效果越顯著,所對應的平均量化值就越高,見表2。

表2 蘭州市綠色交通系統試驗效果評價指標量化值
在表2中,交通環保投資占GDP比重的量化值為72,說明該指標對蘭州市綠色交通建設有很大影響。
邀請5位專家利用打分法對準則層進行兩兩比較以確立判斷矩陣,得到特征值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將每個專家對準則層提出的權重值構造成復合物元矩陣如下:

通過計算,可得到標準物元βoj和節域物元βpj:

計算關聯函數物元βp:

確定專家的效度物元βr如下:

確定出最后的準則層權重物元βw:

通過上述方法及公式分別確定子準則層、目標層對上級指標的權重值,最終確定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指標的權重值,見表3。

表3 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指標權重情況
2.2 評價指標關聯度的確定
計算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指標對每個效果等級標準的關聯度,結果見表4。

表4 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效果評價指標的關聯度
2.3 對于關聯度的綜合等級評定
計算蘭州市綠色交通評價對不同效果等級標準的綜合關聯度,其綜合等級評定結果見表5。

表5 蘭州市綠色交通評價等級隸屬程度K(M)
當0≤K(M)<1時,說明實施效果在該等級的要求范圍內,數值大小與等級的匹配度是相對應的,且數值越大,與該等級的要求越相近。
當-1≤K(M)<0時,說明實施效果不能滿足該等級要求的標準,但是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滿足該等級的標準。
從表5可以看出,蘭州市綠色交通系統等級屬于有序級。在蘭州市經濟飛速發展時期,推進綠色交通的發展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隨著綠色交通的發展和綠色交通設施的完善,蘭州市綠色交通實施水平要達到協調級,尚需在環境影響和資源節約方面作出進一步改善。
對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進行研究有利于提升該地區的既有運輸能力,推進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本文基于物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評價模型,對蘭州市的綠色交通系統水平進行評價,為西北城鎮綠色交通系統實施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我國對綠色交通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理論體系還不健全,綠色交通問題涉及領域多、學科廣,在評價指標的選取上尚有待進一步改善。
[1]HU Q,LU H.Urban ecological traffic evaluation based on matter element analysis[C]//Proceedings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grated Systems.[S.l.]:[s.n.],2010: 573-576.
[2]GAO H.Evaluation of the strategic toler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matter-element analysis method[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11,28(5):533-538.
[3]WANG H,LIU Z,SUN L,et al.Optimal design of river monitoring network in Taizihe River by matter element analysis.[J].Plos One, 2015,10(5):1-13.
[4]LI M.Matter element analysis theory to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evaluation opinion[C]//Inform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ICITIS),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l.]:[s. n.],2011:1160-1164.
[5]楊曉芳,付強,楊曉光.城市快速路與地面道路交通整合控制分析[J].交通信息與安全,2005,23(5):4-7.
[6]王珍珍.城市綠色交通評價指標及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7]姜安印.“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發展經驗的互鑒性——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例[J].中國流通經濟,2015,29(12):84-90.
[8]周民良,周群.綠色交通體系與生態城市建設:邏輯與思路[J].江海學刊,2010(2):95-96.
[9]WANG Yunlong,JI Zhuoshang.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self-elevating drilling unit design [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Application,2009,8(1):46-52.
[10]DI G,LIU X,LIN Q,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mbined traffic noise and annoyance:an investigation in Dalian,north of 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2,432 (16):189-94.
[11]MAESO E,ALBAHARI A.Surface transport management projects in the sixth framework programme of the european un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2007,43(2036):58-66.
[12]MING W U,ZHANG Y,LI X H.Analysis on planning of Shanghai-Nanjing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based on economic connection potentialenergy model[J].Journalof Highway&Transport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2010,27 (10):153-158.
[13]李健.少數民族移民與流動人口的城市民族問題研究——以蘭州市為例[J].智富時代,2016(1):193.
[14]石善斌,席正英.蘭州市新建綠地園林地被植物推廣及應用前景分析[J].甘肅科技,2015,31(20):154-156.
U121
A
1009-7716(2017)09-0172-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9.053
2017-04-28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4CJY05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BJY037);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06RJZA017,1508RJZA112)
曾俊偉(1982-),男,甘肅白銀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