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文
空巢老人QQ群
◎李仲文

上海、江蘇兩地,24位空巢老人通過QQ群抱團互助,群友每天早晚打卡報平安,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救了兩位群友的命!
QQ群的發起人、上海73歲的姜月玲退休前是位社區醫師。兩年前,她開始在QQ空間寫養生文章,沒想到十來位粉絲每篇都留言支持。她建了個QQ群,一交流,發現大家都是空巢老人。
2015年9月的一天,群友“風信子”轉了則新聞,講的是杭州一位78歲的獨居勞模死在家里,沒人發現。新聞觸動了群友的心,姜月玲靈機一動:“要不我們以后每天打卡報平安。”對于打卡的時間,姜月玲也想得周全:“老年人出意外的多是心腦血管病,于是把打卡時間定在上午8點和晚上7點,因為早上6點~10點和下午4點~6點是人體血壓兩個高峰期,這兩個時間點打卡,更易阻斷意外。”
群友討論后定下打卡的規范形式——問候、各種指標監測情況和外出計劃等。“群友們好。早上測了血壓,150/93;今天上午要去銀行一趟,估計兩小時后回家。”這是群友“海螺奶奶”某日的打卡。辦完事回家后,她再次登錄QQ報平安:“已到家,準備做中飯,大家吃好。”
75歲的羅璟海是江蘇南京一退休教師,也是“海螺奶奶”的表哥,“她(表妹)看我孤身一人,又做過心臟手術,就把我拉進群了。”做過多年義工的羅璟海主動當起查崗員,他把群友和親屬的電話登記好,每天負責點名,發現有群友沒打卡,先私下QQ問詢,再打電話查崗。“有一次,群友‘夕陽美景’約好要曬聚餐照片,可晚上8點還沒出現。我就給她打電話,沒人接。我立即聯系她兒子,他剛吃完晚飯離去,接到電話立即返回,發現‘夕陽美景’就坐在門邊揉胸口,給她服了急救藥后送去醫院,才化險為夷。”
還有一次發生在69歲的伍珍鳳身上。去年11月,她早起后突發牙痛,服了藥也不見緩解,在打卡時就隨意說了一下,沒想到群主姜大姐十分警覺,了解到她還覺得乏力胸悶后,催促她趕緊去醫院看看心內科。一檢查,是冠狀動脈變窄,血管斑塊破裂。要是延誤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群里除打卡外,姜月玲還組織大家學養生知識,教智能手機。姜月玲聽說有群友生活過于節儉,鼓勵大家匯報飲食情況:“有的早餐總是咸菜就粥,我就建議她在粥里放點肉絲,燙份青菜;有群友喜歡喝酒,我就建議他釀點葡萄酒,戒掉白酒……”
群里還開設有防騙課。伍珍鳳上過保健品的當后開始“打假”,每天她會搜集老人被騙的新聞,然后整理成文檔貼出來。“大家約好,平時有較大投資、購買行為都要在群里說一聲,群友們幫著參考。之前有人想拿錢去投資,說是利息有20%,我們就勸他天上沒有餡餅掉,讓他冷靜了下來”。
羅璟海從一個多月前開始教12個零基礎的群友學微信,以后大家用微信打卡就更方便了。姜月玲則在籌劃,等大家再老些住到一起養老:“你來我家住,我去你家住。問了幾個人,都覺得可行”。
摘自《贛州晚報》圖/小黑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