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康
不嬌氣壽超百歲
◎張健康

著名婦產科及婦女保健學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名譽院長嚴仁英,享年104歲。嚴老在世時為人低調,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普通人做了些平常的事。她曾多次被問及長壽的秘訣,嚴老回答常是四個字:別太嬌氣。
嚴仁英1913年生于天津,她的祖父嚴修是清朝翰林,思想開明。在主張男女平等的家庭環境中,嚴仁英順利地完成了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的正規教育。在清華大學讀完3年醫預課程后,她考入原北平協和醫院醫學院,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教授,于1940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協和醫院做住院醫師時,嚴仁英就目睹了女性的痛苦,立志走上婦幼保健工作的道路。在“臨床醫生每次只能面對一個病人,而預防保健可以造福一群人”的超前觀念下,嚴仁英開始了預防保健工作的倡導。
嚴老從不吃補藥,也不刻意鍛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這句話用在嚴老身上最為合適。對嚴老來說,最好的“心補”莫過于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已年過六旬的她將自己從臨床醫療轉至圍產保健。在此后的歲月中,她不僅在我國創立了“圍產醫學”這門新學科,還創建了北京醫科大學婦兒保健研究中心,并擔任著多項職務。
嚴教授每周有兩個上午需上班,她總是在上班前一天就念叨“明天要上班了”,顯得很興奮。“工作對嚴老來說,是一種享受,她覺得即便年齡大了也要做點事,不能太嬌氣。”嚴老的女婿周先生說,“她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名譽院長、終身教授,這是一種榮譽。可在她看來,這個終身教授似乎就是‘終身都應該上班的教授’。”
嚴老飲食要求非常簡單。早餐通常就是一碗粥、一個雞蛋和一片面包;中午多數時間吃面食,炸醬面、包子、餃子均可,8個餃子、3個包子是嚴老的飯量;晚上以米飯為主,配幾個熱菜。不過,由于嚴老血糖不穩定,米面類主食她吃得比較少。除蔬菜外,肉蛋類她相對吃得較多,雞肉、魚肉、牛肉、羊肉、豬肉等,一周之內輪著來。
每位長壽者都有與眾不同之處,嚴教授每晚9點30分睡覺,一直能睡到第二天早上8點。11點30分到12點是午餐時間,下午1點30分到3點睡午覺。下午4點加一次點心:一份水果和一杯牛奶,水果通常吃甜度不高的獼猴桃之類。下午5點到5點30分是晚飯時間。晚上8點再加一次點心:嗑南瓜子,外加一杯酸奶。
除了上班外,嚴教授不怎么出門,白天兩餐之間,就是在屋子里、陽臺上走走。她家住在一樓,朝南的陽臺很寬敞,陽臺前還有個小園子。
可能正是對待一切事物的良好心態,讓嚴仁英教授長壽且在婦幼保健領域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摘自《人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