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心血管內科,安徽 巢湖 238000)
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的作用
王 慧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心血管內科,安徽 巢湖 238000)
目的研究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梗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急性心梗病患70例,利用電腦隨機雙盲法等分成甲、乙兩組,分別應用預見性護理與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溶栓治療的效果,比較并發癥發生率等指標。結果 甲組的冠脈再通率為91.43%,明顯比乙組的65.7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的住院時間明顯比乙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75%,明顯低于乙組的2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于急性心梗病患溶栓治療期間,對其施以預見性護理,可提高冠脈再通率,促進病情康復,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
溶栓治療;并發癥;急性心梗;預見性護理
冠脈急性閉塞后可使心臟血流中斷,并由此引發心肌缺血性壞死的情況,進而導致急性心梗[1]。本病乃臨床急重癥中的一種,嚴重危及其性命[2]。現階段,溶栓是本病的一種常見治療方法,效果雖好,但仍需要輔以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此次研究將重點分析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梗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標準的病患70例,就診時間:2015年2月~2017年3月。利用電腦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8.6±4.1)歲;梗死部位位于前側壁者,13例;廣泛前壁者,9例;前壁者,8例;下壁者,5例。乙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59.1±4.3)歲;梗死部位位于前側壁者,14例;廣泛前壁者,8例;前壁者,7例;下壁者,6例。兩組病患都無溶栓禁忌癥,并能積極配合完成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比較兩組的梗死部位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甲組應用預見性護理方案[3],即:外觀預測-血氧飽和度、心電與血壓監測-建立靜脈通路同時做好配血化驗工作-12導聯心電圖-遵醫囑處理。視患者的具體情況,于每日交接班時評估其病情,評估內容有:情感、行為、功能和認知的改變,并對已經出現亦或者是潛藏的問題進行評估,然后再以此為依據制定具有較高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詳細如下。
(1)針對有胸悶亦或者是胸痛癥狀的病患,需立即予以吸氧處理,嚴格控制氧流量為5~6 L/min。待患者的癥狀消失或明顯緩解后,調整氧流量為3~4 L/min。通常情況下,吸氧治療的時間應≤3天。針對病情較重以及合并有其它并發癥的病患,需適當延長其吸氧治療的時間。其中,患者吸氧的方式應采取鼻塞法,并注意每日更換1次鼻塞管,定期消毒濕化瓶。為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還需指導使用鎮靜劑。
(2)向患者強調床上排便的好處與重要性。同時于夜間指導使用果導片,亦可選用開塞露,防止便秘。針對病情較重的病患,需于排便時指導含服消心痛。
(3)急性期病患,需叮囑少食多餐,飲食盡量清淡,減輕心肌負擔。
(4)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多用溫和的語言安慰、關心患者。將疾病相關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作出詳細的講述,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幫助消除心中的疑慮。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心肌酶譜、血糖、血脂與肌鈣蛋白等指征,做好相應的數據記錄。溶栓期間,需以15 min為周期,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胸痛情況1次。溶栓后2 h,及時評估患者胸痛癥狀的緩解情況,并檢測血壓。
乙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案:疾病宣教;病情觀察;用藥指導。
1.3 觀察指標
分別評估兩組護理干預后溶栓治療的效果,比較如下指標:冠脈再通率;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分析
甲組的冠脈再通率為91.43%,明顯比乙組的65.71%高,(P<0.05)。甲組的住院時間和乙組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的對比
2.2 并發癥分析
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57%,明顯比乙組的28.57%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的對比[n(%)]
臨床上,預見性護理屬于是一種比較現代化的護理方法,能通過循環評估管理的方式,達到縮短搶救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以及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4]。急性心梗乃心臟危急重癥,需立即對其實施預見性護理,以及早發現并處理心衰等異常情況,降低死亡率[5]。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甲組的冠脈再通率為91.43%,比乙組的65.71%更高,(P<0.05)。甲組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乙組,(P<0.05)。可見,預見性護理對改善急性心梗病患預后、提高溶栓治療效果以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顯著作用。
[1]彭愛學,高光美,唐福愛,等.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1116-1118.
[2]王 琎.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的作用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5,9(4):203.
[3]吳春華.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109-112,115.
[4]葉 新.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梗塞患者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384-385.
[5]葉 芹.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26):146-14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