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亮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 200032)
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實踐思考
姚 亮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 200032)
目的分析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總結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167例冠心病患者,將其分為試驗組84例與對照組83例,試驗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在介入治療后的并發癥。結果 試驗組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時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適合臨床護理應用。
冠心??;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預防;護理
世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目前全球內每年死于冠心病有730多萬人,居于各類疾病之首,占所有疾病死亡構成比的12.8%。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變化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冠心病的發病率呈現出年齡化趨勢[1]。介入治療術對冠心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介入治療術具有創口小、恢復好、治愈率高、并發癥少的優點,目前已成為冠心病臨床的主要方法。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的護理,對提高冠心病治療效果,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為分析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總結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67例冠心病患者,將其分為試驗組84例與對照組83例,試驗組男44例,女40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5.36±2.72)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4±0.31)年。對照組男46例,女37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4.79±2.68)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25±0.48)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主要是術前檢查,了解其基本病況,指導床上排便等、飲食指導、臥位護理以及術后疼痛護理。試驗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包括:①術前:在患者接受介入治療前,仔細向患者及家屬結石介入治療原理,告知患者治療后并發癥,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為患者排憂解難,進行術前心理指導,克服術前不良情緒,降低負面心理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為治療預后奠定基礎;②術前,和患者密切溝通,介紹介入治療的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增強治療信心,確?;颊咭宰罴研睦頎顟B接受治療;③在患者介入治療后,對患者進行常規飲食指導,叮囑患者術后注意事項,指導家屬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喝酒、進行適量運動、保障睡眠質量,做好對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預防,減少病情復發可能性[2]。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療時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有冠脈痙攣、血壓升高、血壓下降、心律失常以及冠脈閉塞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
3.1 冠脈痙攣的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時,患者會出現緊張,以及操作人員的操作都會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現冠脈痙攣。對冠脈痙攣的預防護理,為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操作人員在穿刺過程中,可利用適當的護理技巧,在不影響介入治療效果的情況下,與患者進行交談,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穿刺疼痛;若是患者出現冠脈痙攣,可對患者靜脈注射硝酸甘油,若是靜脈注射后,癥狀仍無好轉,需要停止治療,再重新穿刺[3]。
3.2 冠脈閉塞的護理
冠脈動脈閉塞是介入治療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主要都是發生在治療過程中,只有少數患者是在手術治療后半天出現。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冠心病的各項用藥注意事項,讓患者明確按時用藥的重要性,綜合各項知識,有步驟、按計劃的指導患者的日常用藥,當患者出現冠脈閉塞后,最主要表現是胸痛,可對患者給予硝酸甘油,然后置入支架來恢復血流供應[4]。
3.3 其他護理
由于冠心病患者要接受長期藥物治療,患者發病時的疼痛感以及給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等因素的存在,大多數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對患者接受冠心病治療產生負面影響,其他并發癥比如低血壓、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幾項,這些術后并發癥都是由于心理負面情緒主觀因素造成的,也與術前禁食、貧血、高齡、緊張等因素有關,對此建議術后鼓勵患者進食,幫助其鎮靜以減少迷走神經的興奮,在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時,向患者詳細解釋,消除緊張情緒,縮短操作時間,加強術中及術后的監護,必要時可進行加壓包扎等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5]。
本次研究中,對實驗組采用預見性護理,試驗組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充分證明預見性護理可對幫助患者疼痛的控制及幫助克服其緊張的心理,減輕護理并發癥。綜上所述,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時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減少疾病的復發,達到良好的預后效果,適合臨床護理應用。
[1]明菊梅,熊婧宇,孟 靜.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對策[J].武警醫學,2005,16(3):235-236.
[2]黃 睿.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華夏醫學,2005,18(5):734-735.
[3]康棟華.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6,11(5):190-191.
[4]徐 西 梅,李翠梅,吳風云.冠心病介入治療發生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11):815-816.
[5]李建華,朱宏彬,趙 剛,等.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20(31):4465-4466.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