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嬌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臨床護理路徑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
陳 嬌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58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9例。對照組進行常規神經外科護理的,觀察組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通過比較,觀察組的服藥依從性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飲食依從性評分明顯比對照組好,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對護理人員滿意度及對疾病的知曉率要高很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出現率。
臨床路徑;神經外科;護理操作
臨床路徑是針對特定疾病的制定的一種標準化治療體系,包括針對飲食,心理,活動,入院和出院指導等等的全方面護理。全方面的治療與護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更加快速的恢復。我院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特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58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9例。其中女21例,男37例,住院時間7~81天,平均住院時間(42.1±2.4)天,年齡31~82歲,平均年齡(56.5±2.2)歲,患病情況為:其它疾病6例,腦外傷16例,腦血管意外3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神經外科護理措施;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入臨床路徑護理措施,具體為:(1)確診階段。患者經過確診后,結合患者的病情進展以及神經外科的治療護理模式對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對患者制定檢查護理內容、藥物在血液中濃度、各項生命體征的臨床路徑表。在患者入院后,要及時與患者溝通,要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的自身特點,個人喜好與習慣,做好記錄。對患者的睡眠,飲食,安全,心理等方面進行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2)心理與健康教育階段。治療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家屬一起安撫患者的情緒,讓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消除患者的恐懼感,使得患者處于健康、愉悅的狀態,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向患者家屬介紹治療流程,告知患者治療后的注意事項,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存在的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支持措施,讓患者感受到溫暖體貼,應用和藹耐心的啟發式語言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后加強病房巡視,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叮囑患者家屬術后的相關注意事項,仔細觀察患者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如果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制定患者活動休息睡眠時間表,協助患者家屬維持其活動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3)康復階段。日常技能的訓練和神恢復的訓練是康復階段的重點。在患者訓練中,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與困難,有效的解決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從而使患者積極的配合治療,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降低了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服藥依從性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飲食依從性評分
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服藥依從性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飲食依從性評分低于觀察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s,分)
組別 護理質量評分 服藥依從性評分 飲食依從性評分觀察組 90.6±7.1 91.6±5.3 88.7±6.5對照組 78.1±9.6 69.6±12.8 73.5±13.7
2.2 滿意度和疾病知曉率
對照組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為60.3%,低于觀察組的8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疾病知曉率為58.6%,低于觀察組的8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護理路徑在最近幾年應用在神經外科中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臨床路徑護理理念是以患者為中心,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人性化的護理,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治療、檢驗、康復、飲食以及心理實施細節護理,術前術后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常規的神經外科護理方法沒有給患者帶來改善和滿意,而且具有局限性。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居住環境進行全面的的護理,讓患者感覺到溫暖,建立護理人員與患者的良好關系,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及滿意度,使患者身體得到更好的恢復[1]。術前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家屬一起安撫患者的情緒,讓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消除恐懼感,使得患者處于健康、愉悅的狀態,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術后加強病房巡視,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叮囑家屬術后的相關注意事項,仔細觀察患者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加強全面護理的同時,也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護理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防范意識,并能正確應對應急事件的發生,建立科學的精細化護理體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護理投訴等事件的發生,讓臨床路徑護理在實際操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此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對護理人員滿意度(60.3%)低于觀察組(8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服藥依從性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飲食依從性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患者采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有效的使患者的滿意度提高,加快了患者恢復的進度,促進醫患之間的和諧發展,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與應用。
[1]宋 琦,王永和,曹培成,等.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24(03):845-84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