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平
(梁山縣中醫院,山東 濟寧 272600)
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及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
路 平
(梁山縣中醫院,山東 濟寧 272600)
目的分析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及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個體化護理,護理后,分析對比兩組患者術前負性情緒、術后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術前負性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個體化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同時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個體化護理;膽結石擇期手術;術前負性情緒;術后生活質量
膽結石又稱膽石癥,是在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后,可刺激膽囊黏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癥,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后,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性炎癥[1]。在臨床治療中,通常選用的是手術治療方案,但由于手術本身就屬于一種應激源,易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進而影響到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因此,采用有效地護理措施,以降低患者術前負性情緒、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及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已確診患有膽結石,并排除重要器官不全者,采用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50)和觀察組(n=50)。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7.5±8.0)歲;觀察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9~70歲,平均年齡(47.9±8.6)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應的身體檢查,確診病情后,均實施相同的手術治療方案。同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心理護理干預、病情監測等。觀察組應用個體化護理,方法如下。
(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及心理狀況,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個體化護理計劃,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患者吐露自己真實的感受及想法,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針對性地解答患者的疑問,疏導患者負性心理狀況,消除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2]。②健康宣教:在健康宣教的過程中,對教育程度較高的患者及其家屬,采用科學、嚴謹的方式講解疾病的發病過程,并向其發放書面教材;對教育程度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其普及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目的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所有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度,促進其積極地配合治療,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信心。③飲食護理及術前準備:指導患者術前多食用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手術的耐受性,培養患者合理的飲食結構;術前密切監測患者的身體體征,察看患者有無出現高熱、寒戰等癥狀[3]。(2)術中護理: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幫助患者采取舒適、正確的體位,安慰患者,密切觀察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操作。(3)術后護理:術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患者出現口唇發紺、意識不清等癥狀,應考慮為低效性呼吸形態,及時給予患者排痰護理。加強對留置引流管患者的巡視,每日更換引流袋并記錄引流液的形性;定期為患者的切口進行清理,保持切口的干燥清潔;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預防褥瘡的形成。(4)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計劃及飲食結構,并對患者進行個體化隨訪。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前負性情緒、術后生活質量。術前負性情緒采用SAS、SDS量表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證明負性情緒越高;術后生活質量采用CIQLI量表進行評價,總數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前負性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負性情緒、術后生活質量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負性情緒、術后生活質量情況對比(±s,分)
組別 n SAS SDS 術后生活質量觀察組 50 41.1±5.6 45.1±6.2 82.5±5.7對照組 50 52.9±6.3 53.3±6.3 70.8±4.3 t -- 9.899 6.560 14.558 P -- <0.05 <0.05 <0.05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良的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增加了膽結石的發病率,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膽結石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但由于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患者出現術前負性情緒,影響了手術的進展及預后效果,降低了術后生活質量[4]。因此,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手術順利進行及提高康復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中發現,觀察組術前負性情緒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術后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個體化護理以針對性、全程性、科學化、人性化為主要的護理原則;通過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根據不同的患者,實施不同的術前心理疏導及疾病認識普及,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況及惡性情緒,降低術前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術中、術后,通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引流管及引液液性狀,采用個體化的術后護理,提高預后效果,加快患者康復,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個體化護理應用于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對降低術前負性情緒及提高術后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少佳,楊 芳,石正娟,等.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負性情緒及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86-88.
[2]袁 江.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3):3279-3280.
[3]羅義華.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8):26-28.
[4]張 潔.個體化護理在改善膽結石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9):223-224.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