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曉
(貴州省興義市人民醫院,貴州 興義 562400)
臨床護理路徑在運用于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中的效果觀察
溫小曉
(貴州省興義市人民醫院,貴州 興義562400)
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運用于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運用于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中的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效果
臨床上,臨床護理路徑指的是將標準醫療護理計劃作為依據,針對某一種特定的手術或者疾病制定的流程住院護理模式[1]。研究顯示,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低護理行為與護理決策進行規范,將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顯著提高。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微創介入技術已經不斷成熟,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手術方式具有微創、痛苦小等諸多優點[2]。本研究主要針對臨床護理路徑在運用于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中的效果進行探究,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30.21±6.26)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5.05±6.12)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障礙者;合并有肝腎功能異常者;高血壓者;糖尿病者;配合度較低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對其進行常規診斷與治療,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其進行對癥護理。
觀察組(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的住院日程,統一為其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化、科學化與標準化的治療與護理干預,具體為:(1)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制定:在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表制定時,要將疾病護理常規和標準護理計劃作為依據,根據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前后的護理要求以及患者的預期住院時間,由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和臨床相關專家共同制定路徑表。路徑表將時間作為橫軸,將入院教育、診斷、治療、健康教育、檢查、手術前護理、手術后護理、出院指導以及變異記錄等作為縱軸,進行標準化診療護理流程德爾制定。(2)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實施: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中的相關要求,對患者進行治療與護理。責任護士要對路徑表的內容進行充分熟悉,對每項內容的執行情況進行及時記錄,對術后并發癥要及時發現并且有效預防,出院前評價各項護理內容,記錄未完成護理項目,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主管護師對路徑表的情況進行隨時檢查,并做出指導,對患者術后健康情況與護理措施情況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情況、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分析。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分析,涉及精神健康、情感健康、軀體疼痛以及生理機能四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題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
組別 護理滿意度(分) 健康知識掌握(分) 住院時間(d)對照組(n=30) 72.12±3.45 73.56±2.78 7.89±2.56觀察組(n=30) 95.22±6.88 98.33±1.12 5.02±0.12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精神健康、情感健康、軀體疼痛以及生理機能等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析(±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析(±s,分)
組別 精神健康 生理機能 軀體疼痛 情感健康對照組(n=30) 35.73±5.64 38.79±5.79 41.26±5.23 40.38±6.78觀察組(n=30) 75.67±8.76 82.45±9.14 81.27±8.94 80.26±8.88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護理路徑得到了廣泛應用,該護理模式屬于一種標準化、程序化的工作方式,能夠促使護理人員不再對醫囑進行盲目執行,能夠將護理的前瞻性與主動性增強[3]。臨床護理路徑在本質上就是對患者進行治療及護理的一種個體化服務流程,它對時效性進行充分強調,路徑表中的護理內容一目了然,能夠及時找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及時尋找針對性的措施對其進行干預,能夠防止因為個人能力不足造成的疏忽,能夠促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將其住院時間縮短,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醫療成本。其次,這種護理模式還有利于規范護理人員行為,促使護理質量提高,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積極性與主動性。臨床護理路徑的細則還能夠將循證醫學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對持續改進質量管理原則進行堅持,不僅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品質與質量,而且還能夠將護理內涵充分體現出來。在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護理過程中應用該護理模式,能夠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臨床護理路徑在運用于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中的效果顯著,在臨床上存在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1]劉錦玉,徐 斌,郭立文,等.子宮動脈栓塞介入后清宮術治療瘢痕妊娠12例的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4):98-99,100.
[2]王 慧,陳文華,何忠明,等.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瘢痕妊娠大出血的整體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68-69.
[3]惠佳麗.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8):4558-4559.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1.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