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麗,朱春萍*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改良MEWS在髖關節置換術后DVT中的預警管理
戴麗麗,朱春萍*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目的探討改良骨科MEWS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DVT中的病情觀察和預警管理。方法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改良骨科MEWS評分系統對髖關節置換患者DVT護理流程管理,并比較兩組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發現率和髖關節置換術后DVT發生率。結果 兩組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發現率比較,觀察組DVT的風險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092,P<0.05);觀察組的DVT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0.034,P<0.05)。結論 在髖關節置換患者中為預防DVT并發癥發生的病情觀察中運用改良MEWS進行評估,可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改良MEWS;髖關節置換;預警管理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臨床治療老年髖關節疾病的有效方法[1],可促進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減少老年患者長期臥床的并發癥,但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變化,且合并基礎疾病較多,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耐受性低,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是骨科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2],也是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預防和治療髖關節置換術后DVT已成為提高手術效果的關鍵。我院骨科三個病區在改良MEWS評分系統的基礎上,結合骨科老年患者的疾病特點擬定了具有專科特色明顯的改良骨科MEWS,通過探討改良骨科MEWS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DVT的風險管理,從而降低圍手術期患者并發癥(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14例,女26例,年齡60~95歲,平均年齡(77.5±17.5)歲,其中合并高血壓11例,糖尿病5例,心臟病3例,慢性支氣管炎4例,癌癥病史2例;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61~90歲,平均年齡(75.5±14.5)歲,其中合并高血壓9例,糖尿病者4例,冠心病者6例,慢性支氣管炎2例,癌癥病史3例。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的患者;②髖關節置換患者,包括全髖和半髖。排除標準:(1)合并有肺部感染,且體溫超過38.5℃者;(2)合并有大面積燙傷。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傳統的護理方法,護士遵醫囑按照分級護理要求巡視病房、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和病情觀察,患者出現病情變化護士按照以往經驗決定是否匯報醫生。
1.2.2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改良骨科MEWS評分系統對DVT進行評估和預警管理。見表1。

表1 改良骨科患者風險評估早期預警(MEWS)評分表
1.2.3 評分方法:改良骨科MEWS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添了骨科重點觀察指標如足背(橈)動脈、患肢周徑的改變、SPO2等,使評分表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更高。以改良的MEWS評分法為依據,對患者體溫、脈搏、呼吸、收縮壓、足背動脈、患肢周徑、SPO2進行同時監測,對每項生理參數進行賦值,體溫和SPO2參數為0~2分,脈搏、呼吸、收縮壓、足背動脈、患肢周徑參數為0~3分。根據測量數值對應的分值,產生每一項的單項得分,將每個單項得分累加產生總得分,即患者風險分值,也就是MEWS分值。最低為0分,最高為19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呈正相關。我院對準備髖關節手術的患者入院時、發生病情變化時,手術后返室時、轉入、轉出科時均進行評估,尤其是術后評估頻率要求全麻患者術后每1 h 1次,連續4次,連續硬脊膜麻醉術后每2 h 1次,連續2次,局部麻醉術后當時評估1次,根據評分結果將患者分為輕、中、重3個等級,輕度:MEWS總分在5分或者單項≥2分提示有危險因素存在,用紫色標識進行預警;中度:6~9分提示病情危險,用黃色標識進行預警;重度≥10分表示病情極危,用紅色標識進行預警,列入高危患者管理,分數越高病情越嚴重,發生危險性越大,根據評估風險結果我院制定了DVT上報醫師流程和DVT預防護理流程,落實相關護理措施,保證患者護理安全(見表2、表3)。所有護士的MEWS評估和觀察能力均是經護士長培訓考核合格后的臨床骨科護士。

表2 DVT上報流程評估風險結果上報醫師流程

表3 DVT預防護理流程
1.3 觀察項目
比較兩組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發現率和髖關節置換術后DVT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和Z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發現率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DVT發生率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DVT發生率比較
3.1 建立髖關節置換患者DVT預警、處理和預防護理流程
在患者血栓風險評估中護士處于核心地位,護士對DVT的認知度將直接影響臨床DVT預防工作。因此,要做好患者DVT的預防工作,需要加強臨床護士的評估和判斷能力,建立有效的預警和護理流程。我院在對髖關節置換患者預防DVT的病情觀察中運用改良MEWS進行早期預警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將改良MEWS評估系統直接連接數據庫,利用PDA終端由護士直接在患者床旁進行監測和評估后產生數值,即形成患者的風險分值,根據評估分值護士就能作出迅速判斷,按DVT上報流程和DVT預防護理流程采取相應的、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在護士交班日志上注明患者DVT風險,落實床頭警示標識,嚴格床邊交接班。MEWS作為現在常用的評估患者的一種工具,這個簡單的觀察可以發現一個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更密切的觀察,以此為基礎制定和完善的患者DVT預警、處理等護理流程,為護士臨床安本護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過觀察比較,運用改良MEWS評估系統發現患者高危因素風險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著臨床護理隊伍的年輕化,特別是對于護士專業知識缺乏和經驗不足的年輕護士來說,簡單、可操作性的護理流程和評估工具能明顯幫助他們對發生病情變化的患者提供客觀依據,做到早期發現潛在危重患者,提高級別護理和觀察頻次,及時與醫生溝通進行有效處理。改良骨科MEWS促進了護理的整合,以評估醫療干預的有效度,明顯降低了髖關節置換患者DVT的發生率。
3.2 改良骨科MEWS實現對髖關節置換患者DVT的早發現和早干預
Wun等[3]研究表明,年長的患者特別是年齡>60歲的患者發生DVT的風險是年輕患者的1.53倍。據研究報道,即使采取了有效的預防措施,關節置換術后發生DVT的幾率仍然高達30%~57%[4],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由于髖關節置換術過程中損傷了手術區域靜脈血管,導致局部血流減少,機體凝血功能增強、纖溶功能降低等因素均可引起DVT,再者,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均年齡較大,機體功能下降,血管彈性差,多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器官出現衰退,肢體活動減少,易于引發深靜脈血栓。在本觀察組中對髖關節置換患者運用改良骨科MEWS評估系統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存在DVT的風險,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測量和心電、血氧飽和度的監測;于每天上、下午在固定時間用軟尺分別在患者患肢髕骨上方和下方10 cm處測量患肢周徑,并與健肢做比較,檢測患肢的腫脹程度;觀察患肢有無疼痛、腫脹、淺靜脈擴張、沿深靜脈走向有無壓痛、患肢末端皮膚的色澤、溫度、血運、足背動脈搏動的強弱等。本觀察組中16例患者因患肢疼痛股三角區或腓腸肌部壓痛致患者呼吸、脈搏加快,患肢腫脹周徑明顯增大;局部淺表靜脈曲張,皮溫升高、皮膚顏色發紺,足背動脈搏動減弱,SPO2下降等指標提示MEWS≥6分,結合患者雙下肢血管彩超檢查、血液D二聚體的檢查,患者存在發生下肢DVT的高風險,匯報醫生及時采取措施。1例由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而導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急性起病,因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監測呼吸頻率和節律、血氧飽和度和心率血壓的變化,MEWS≥11分,積極開展搶救措施送入ICU監護,為患者嬴得一線生機。
MEWS是對常見的生理指標心率、收縮壓、呼吸頻率、體溫和意識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目前該系統已在發達國家的急診科和重癥監護病房廣泛應用,并得到普遍肯定,然而在普通病房應用較少。針對骨科老年患者的特點,改良骨科MEWS是一個有效的快速病情評估工具,可量化評價髖關節置換術后老年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推測患者預后,早期發現患者DVT并發癥存在的風險,做到早處理,同時相對于作為醫療資源和設備相對匱乏的普通病房的病情風險評估工具,可大大提高患者病情評估結果的科學性, 增強護理工作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該方法簡單、易懂、標準、規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呂厚山.人工關節的新進展[J].首都醫藥,2001,8(4):36-37.
[2]吳人淳,覃 櫻,鄭 瓊.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并發癥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19(30):1770-1772.
[3]Wun T,White RH.Epidemiology of cancerrelated venous thrombolism.Best Pract Res Clin Haematol,2009,22(1):9-23.
[4]Lee SY,Ro DH.chung CY,et al.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major lower limb orthopedic surgery: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claim registry.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5,56(1):139-145.
本文編輯:張 鈺
R 473.5
B
ISSN.2096-2479.2017.21.166.02
朱春萍,女,本科,主任護師 常州市科技局西進指導性項目
課題名稱: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在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課題編號:2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