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靜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濮陽 457000)
“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謝俊靜
(濮陽市婦幼保健院,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探討“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72例初產婦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研究組應用“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照組()應用常規助產護理模式,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結局。結果 ①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遠高于對照組,而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 研究組新生兒平均Apgar評分是(9.1±0.5)分,高于對照組的(7.7±0.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有正性影響,值得借鑒。
“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初產婦;分娩方式;分娩結局
本研究為明確“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對36例初產婦應用“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并以常規護理為參考,現報道2組產婦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結局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就診初產婦72例,均為初次、單胎、足月分娩,具有自然分娩指征,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6例。研究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34.7±1.5)歲;平均孕次(2.4±0.3)次;平均孕周(38.9±1.1)周;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34.9±1.4)歲;平均孕次(2.5±0.2)次;平均孕周(38.8±1.2)周;兩組初產婦平均年齡、孕次、孕周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應用常規助產護理模式,即予以統一模式的情緒安撫、健康教育、產期檢查、病房巡視、分娩指導等,不強調特殊護理內容;研究組應用“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第一產程護理:將產婦送入病房,并安排專門護理人員負責“一對一”交流,在短時間內消除產婦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并講解妊娠、分娩期間的生理常識,做好產前檢查各項工作,了解宮縮實際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告責任醫師,遵醫囑提供相應處理。同時,根據產婦受教育程度、個體情況、性格狀態等客觀因素,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此外,部分對刺激、疼痛耐受性較差者,可適當予以腹部按摩,以減輕疼痛,幫助其充分掌握配合分娩、縮短產程的方式。另外,陪伴產婦下床適當活動,播放輕松愉悅的輕音樂,分散其注意力,加強其子宮收縮能力。在產婦腹痛間歇階段,鼓勵產婦多攝入營養豐富、熱量高、易消化的食物,保證其在分娩期間有充足體力、精力。
(2)第二產程護理:指導產婦充分掌握宮縮配合方式,保持肌松,最大限度消除其恐懼、緊張等情緒,減輕宮縮所致疼痛程度,并與助產士密切配合,促進胎頭下降、娩出。同時,觀察宮口打開、胎心率、頭先露等情況,并在整個工作期間保持冷靜沉著、操作果斷準確。
(3)第三產程護理:胎兒順利娩出后,剪斷臍帶,觀察新生兒面色、呼吸等,并檢測其子宮底高度、陰道實際出血量。胎兒順利娩出半小時內,應允許母嬰之間早期接觸,詳細說明并演示哺乳技巧、注意事項,在新生兒娩出2h后,把母嬰移送到同一個病房中。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初產婦的分娩方式;參考新生兒Apgar評分量表[1],評估兩組新生兒被娩出5min時的健康狀態,分析兩組產婦分娩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初產婦的分娩方式
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遠高于對照組,而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的分娩方式比較[n(%)]
2.2 對比兩組初產婦分娩結局
研究組新生兒平均Apgar評分是(9.1±0.5)分,對照組新生兒平均Apgar評分是(7.7±0.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600,P=0.000)。
分娩是女性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在分娩期間不可避免的出現劇烈疼痛刺激,產婦容易從心理、精神層面產生不良應激反應,而此時予以持續性安慰、支持有重要意義。產科護理質量對產婦的分娩方式、分娩結局均有一定影響,良好的產科護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結局,因此有必要選取恰當護理模式。
近幾年來,伴隨醫學護理服務模式的進步、轉變,“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應運而生,要求護理人員從產前、產時、產后三個階段實施全程陪伴,并提供全方位、持續性的護理干預,予以精神支持,改善母嬰結局[2]。同時,在該護理模式下,助產士、產婦之間可進行近距離交流,產婦更容易獲得感情方面的鼓勵、支持,快速消除其孤獨感,并在精神上得到關懷、支持,有安全感。結果提示,研究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兒5min時的Apgar評分均較高,證明了“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積極影響。
[1]吳賢珊.“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方式與母嬰結局的影響[J]. 浙江臨床醫學,2016,18(7):1366-1368.
[2]雷道琴,韓 瑜.一對一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2):3516-351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1.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