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蘇華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應用于胸外科術后患者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
曾蘇華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探討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方法對于胸外科術后患者疼痛的護理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胸外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共計80例。按隨機數字評分表的分組方法其平均分至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胸管采用普通醫用粘性膠布固定;試驗組患者采用3 cm寬的棉質白扁帶固定,兩組患者胸管的護理均采用相同護理方法,采用疼痛評估尺作為參考指標評估兩組疼痛程度并比較兩組患者舒適度、住院天數及胸管脫離發生率。結果 試驗組胸外科術后患者經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后疼痛評分、住院天數及胸管脫離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舒適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對于胸外科術后患者的護理意義重大,即可增加胸管的固定度、舒適度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縮短住院天數及降低胸管脫離發生率。
胸外科;術后疼痛;胸管二次固定
胸外科手術切口大、風險大、難度大,同時對患者的創傷也很大。胸外科患者術后帶有很多管道,如胃管、營養管、尿管、胸腔引流管等[1]。這些管道均給患者帶來不適或疼痛感,其中胸腔閉式引流管是引起胸外科術后疼痛的最主要原因,且疼痛發生的早。胸腔閉式引流管刺激肋間神經或因牽拉刺激皮膚可引起局部明顯的銳痛。大多數胸外科患者主訴胸管處疼痛劇烈,拔除后,疼痛緩解明顯[2]。疼痛的因素來源很多,總體上可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有報道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降低胸外科手術術后患者疼痛。本文研究中比較了常規胸管固定及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對于胸外科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
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80例胸外科術后患者的病例選用時間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間,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介于42~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2±3.05)歲。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最大年齡是71歲,最小年齡是42歲,平均年齡為(55.3±3.01)歲;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最大年齡是69歲,最小年齡是43歲,平均年齡為(56.9±3.39)歲。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1、患者無嚴重的其他內臟功能障礙;2、患者無明顯藥物禁忌癥;3、患者精神正常,且為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胸管采用普通醫用粘性膠布固定;試驗組患者采用3 cm寬的棉質白扁帶固定,即操作時采用3 cm寬的棉質白扁帶固定胸管,固定距離切口10 cm,不貼皮膚,松緊以兩指為宜繞胸圍一圈,再綁一個活結,活結盡量朝前;兩組患者胸管的護理均采用相同護理方法;評估方法,采用我院專利疼痛評估尺(直觀、形象、便于病人理解包含五指、數字、文字描述三種評分法)通過患者舒適度、疼痛評分、住院天數三個指標來獲得預期的研究成果。
1.3 疼痛評分標準
采用疼痛評估尺作為參考指標評估兩組疼痛程度:(0~1)代表無痛或小指;(1~3)代表輕度痛或無名指;(3~5)代表中度痛或中指;(5~7)代表重度痛或食指;(7~9)代表劇痛或拇指;(9~10)代表無法忍受痛或拳頭。疼痛評估表在胸外科科住院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效果較為明顯,能針對不同的患者及時準確進行評估,通過及時、全面、綜合、動態的評估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后可有效減少了疼痛的程度及持續的時間。
1.4 統計處理
對此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系統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如比較時具有明顯差異,且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胸管護理干預后的舒適度、疼痛評分及住院天數等指標。結果得出,試驗組患者經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后疼痛評分、住院天數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舒適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結果

表2 兩組患者胸管脫離發生率比較結果
2.2 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法護理后的胸管脫離發生率。結果得出,試驗組患者經改良式胸管二次固定護理干預后胸管脫離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管道的有效固定是保障引流通暢的關鍵,以妥善固定胸管顯得尤為重要。采用傳統膠布固定管道易造成管道脫出及患者局部皮膚過敏及不適感,以及易造成勒痕與清潔不便。然而采用3 cm寬的白扁帶能有效克服傳統普通醫用膠布的缺陷,使用靈活,皮膚能保持正常的呼吸排泄,增加了牢固系數,固定時間較長也不易移位,減輕了患者再次置管的痛苦,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避免了留置后期膠布粘性降低,造成胃管松脫、滑出等現象的發生;同時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減輕了患者的疼痛,住院天數的減少也減輕了患者家屬的負擔,得到了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肯定和好評。
因此得出結論,改良式胸管固定裝置應用方便可靠,便于護理工作者觀察記錄胸管情況,極大可能的避免患者胸管脫落情況,值得進一步應用與臨床觀察。
[1]宋小梅.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2(19):103.
[2]Foley RN,ParfreyPS,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 Am Soc Nephrol,2014,9(12Suppl):S16-2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