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方醫院血透室,江蘇 連云港 222042)
分析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中的效果
陳海燕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方醫院血透室,江蘇 連云港 222042)
目的觀察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的效果和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分組的方式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及優質組,各25例,為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優質組患者在常規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之上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和內瘺自我維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對比和評分,并且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內瘺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7.86±7.9)分,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81.32±7.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96.53±5.87)分,常規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0.76±5.02)分,優質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94.09±8.35分)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73.21±8.2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0%,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優質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對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患者具有顯著的效果,不僅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內瘺的自我維護知識,還可以大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滿意度,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優質護理服務值得在動靜脈內瘺術后患者血透護理工作中不斷推廣。
優質護理服務;動靜脈內瘺術;血透護理;生活質量;滿意度
動靜脈內瘺的情況將會對患者自身透析效果產生直接影響,換言之,動靜脈內瘺是患者維持血液透析的重要生命線。因此,必須要通過護理干預來對患者的生命線進行更好的維護。有研究認為,在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具有顯著的效果[1]。為了證實這一結論,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常規護理及優質護理分組對比的方法開展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表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倫理協會審核批準。運用隨機分組的方式方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及優質組,各25例。優質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23至85歲,平均年齡為(54.13±1.26)歲,其中原發病為慢性腎炎的患者10例,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的患者5例,原發病為高血壓腎病的患者5例,原發病為多囊腎的患者2例,其他原因患者3例。常規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30至90歲,平均年齡為(59.27±2.42)歲,其中原發病為慢性腎炎的患者11例,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的患者5例,原發病為高血壓腎病的患者4例,原發病為多囊腎的患者2例,其他原因患者3例。以上患者的一般基線資料(性別、年齡、原發病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具體方法為:一般護理:創造舒適的透析治療環境;為患者開展健康宣傳教育,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療方法,消除患者對疾病的不了解所產生的焦慮和恐慌。術后護理:術后為患者開展體位護理,在完成動靜脈內瘺術以后,告知患者透析側肢體正確的擺放位置,避免患側肢體受壓,促進患肢靜脈回流,防止腫脹。對患者實施持續觀察護理,確保患者內瘺通暢。對患者內瘺情況以及生命體征實施監測,保持患者內瘺局部清潔干燥,若患者產生顯著缺血表現,包括麻木、疼痛、手指發冷,或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護理人員及時告知主管醫師,立即處理。告知患者內瘺術后鍛煉方法,自我監測方法和注意事項。
優質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方法為:第一,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注重為患者營造舒適、整潔、溫馨、安靜的透析治療環境,以使患者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制作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手冊和溫馨提示牌,促使患者對血液凈化中心的環境盡早和盡快熟悉,為患者詳細闡述和解釋醫院的規章制度,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第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囑咐患者保持敷料清潔和干燥,做好內瘺側手臂的清潔衛生工作,避免進行抓撓,防止傷口感染。一旦傷口出現破潰,必須及時就診。患者的造瘺肢體避免過度彎曲,避免受擠壓,睡覺時避免壓于枕頭下,避免佩戴首飾。告知患者可運用護腕,穿著遵循寬松和舒適的原則。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每天對瘺口部位進行自檢。術后4天至5天后,對造瘺肢體開展鍛煉和運動,適度開展腕關節運動和握拳運動,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和流動,避免形成血栓。第三,心理護理。臨床護理中最易被忽略的部分便是心理護理,但許多患者由于患病,身體的不適對心理的影響很大,加之接受治療的時間長,但療效并不盡如人意,便會對治療產生懷疑,對生活喪失信心,護理人員應每日與患者溝通,交流,征求患者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了解患者所需,對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取得患者信任。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起治療的信心,告知患者配合醫護人員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患者講解血液透析的方法、原理、注意事項等,將患者內心疑慮消除,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第四,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做好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優質蛋白、足夠熱量、低鉀、低磷、低鹽飲食,列出含鉀高和含磷高的常見食物,向患者講解限制飲水的重要性。第五,安全護理。患者入院后,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安全因素排查,力爭排除安全隱患,為患者創造安全的護理環境;向患者講解安全注意事項,加強巡視,增加患者安全感。如遇突發緊急情況,立刻向值班醫生報告并采取緊急措施。第六,合理化彈性排班。要做到優質護理,還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細致耐心,將護理的細節落到實處。因此,合理排班是能夠使護理資源最大化利用的方式,做到機動靈活排班能將護理人員的能力發揮到最大。第七,營造良好的氛圍。召開科室的護理人員動員會議,組織護理人員開展專題培訓,進行優質護理服務手冊編寫,動員護理人員積極、主動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鼓勵人人參與和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優質護理服務氛圍。與此同時,告知護理人員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做好患者和患者家屬的宣傳工作,及時與其開展溝通和交流,使患者及家屬知曉每日的護理安排以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內瘺自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準確的評分,并且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運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越滿意[2]。運用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測量內容包括社會、物質、心理及軀體等,評分范圍為0分至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3]。運用本院自制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分值在0分至100分之間,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掌握內瘺自護知識的情況越好。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記錄和比較,包括閉塞、感染、局部腫脹、穿刺處滲血等[4]。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比較
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7.86±7.95)分,常規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1.32±7.11)分,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
優質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96.53±5.87)分,常規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0.76±5.02)分,優質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
優質組患者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為(94.09±8.35)分,常規組患者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為(73.21±8.21)分。優質組患者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優質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0%,常規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優質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終末期腎病患者會開展腎臟代替治療。其中,血液透析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治療方法。血液透析得以順利進行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為患者建立和維護理想的血管通路。患者在開展血液透析過程中,動靜脈內瘺是一種常用的方法,通過動靜脈內瘺術可以為患者建立起長期、理想的血管通道。因此,必須要運用有效的護理干預來保護患者的血管通路。優質護理服務是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通過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促進患者掌握血液透析專業知識,提高患者對專科知識的知曉度。同時,護理部門強化管理,通過完善管理來激發護理人員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目的在于提高護理質量[5]。通過對護理人員開展有效、科學的績效考核及評價,建立起激勵機制,對護理人員進行激發,促使其運用最好的技術水平和最佳的工作狀態。在護理人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與醫院綜合績效管理方法相結合,遵循優質優酬和多勞多得的原則,制定績效考核體系和護理人員激勵機制,將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由護士長負責分配科室護理人員的績效工資,將績效考核結果和護理人員薪酬分配相聯系,結合護理人員的護理難度、工作數量、質量以及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分配,評選最佳護理人員,并且作為晉升和評優的根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優質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97.86±7.95分)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81.32±7.11分);優質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96.53±5.87分)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80.76±5.02分);優質組患者的內瘺自護知識掌握評分(94.09±8.35分)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73.21±8.21分);優質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8.0%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優質護理服務在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工作中應用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改善,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李海棠.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5:2312-2314.
[2]車杏儀,劉 巖,覃丹平.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透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價值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2:4971-4972.
[3]肖剛英.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11:1464+1527.
[4]竇張利.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動靜脈內瘺術后血透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2:4485+4487.
[5]宋 娟.優質護理對動靜脈內瘺血透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34+37.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