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芬,馬洪燕
(貴州省安順市婦幼保健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臨床路徑在產科適應性研究
呂天芬,馬洪燕
(貴州省安順市婦幼保健院,貴州 安順 561000)
目的探討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臨床路徑在產科的適應性。方法 選取2015年3~6月在本院分娩的孕產婦230例,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臨床路徑干預,比較兩組孕產婦的臨床效果。結果 分娩后,觀察組母嬰皮膚接觸、早吸吮率、住院期間純母乳喂養率、產婦對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技巧掌握率、護士滿意度以及漲奶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分娩后孕產婦行母乳喂養宣教時加以臨床路徑干預,不僅有效提高孕產婦母嬰皮膚接觸、早吸吮率及純母乳喂養效率,還有利于幫助其提升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及熟練掌握喂養技巧,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臨床路徑;適應性
孕產婦分娩后,其純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兒身體、心理、人格方面的健康成長,還有助于幫助其加快產后宮收縮進度,以降低其產后出血量以及母乳患乳房癌、卵巢癌的風險性,同時還有效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力浪費,是目前臨床上大力推薦的哺乳措施[1-2]。選取在本院進行分娩的230例孕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6月在本院分娩的孕產婦230例,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5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58±2.35)歲;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7.32±2.0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按照母乳喂養宣教臨床路徑表單實施母乳喂養宣教、指導予以干預,具體如下。
(1)由1名責任護士及多名產科護士組成相應的個健康管理教育管理小組,并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來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路徑表。(2)產婦入院待產后,責任護士對其詳細講解住院環境及健康教育路徑制作的內容,并根據產婦的要求在合理情況下進行調整。(3)產婦分娩前根據臨床路徑表中制定的查看孕產婦的乳頭情況及母乳喂養方面有無禁忌等相應檢查,若檢查結果顯示其無母乳喂養禁忌,根據表格制定流程針對孕產婦乳頭有凹陷、短小現象,在其孕周超過37周后指導其采用十字法或提捏法行乳頭糾正,同時對其行產前健康宣教,將母乳喂養方面的相關知識對其進行詳細講解,例如:母乳喂養益處以及如何快速下奶的有效方法等。(4)孕產婦分娩后1 h內,路徑表單提示護理人員需及時觀察其乳頭以及嬰兒情況,并在其產房幫助嬰兒與產婦皮膚進行親密接觸,將新生嬰兒趴置在產婦胸前做好吸吮、接觸準備,指導其擺放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方便嬰兒吮吸母乳,同時提前告知其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的益處以及行乳房護理教育。(5)產婦從產房轉至住院期間,路徑表單提示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采取舒適的哺乳體位、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正確的含接姿勢,防止漲奶及乳頭皸裂,按照路徑表單的提示,護理人員重點講解24小時母嬰共處的關鍵性以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指導產婦如何保持充足的乳汁,告知嬰兒覓食的表現,同時根據產婦對母乳喂養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行個性化的宣教。(6)在母嬰分離時,路徑表單提示護理人員要指導并協助產婦進行有效的擠奶,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以保持其乳汁的分娩,防止漲奶。(5)產婦出院后,根據事前制定的個人臨床護理路徑表所記錄分娩期的統計數據來進行整體評估,并給予其相應的出院指導,告知孕產婦應當堅持至少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哺乳至孩子2周歲以上,同時告知如何保持其乳汁充足,有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有任何疑問都可撥打醫院24小時全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分娩期間的母嬰皮膚接觸、早吸吮、住院期間混母乳喂養、產婦對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技巧掌握、護士滿意度及漲奶等母乳喂養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母乳喂養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母乳喂養情況比較[n(%)]
將臨床路徑方式健康教育模式運用于孕產婦母乳喂養中,其效果顯著,均有效提高了孕產婦分娩后的母乳喂養情況。通過健康宣教來將母乳喂養好處、重要性向產婦告知,有效提高其對母乳喂養優越性的認知度,且幫助產婦走出對初乳喂養造成嬰兒不良的思想誤區,同時正確指導孕產婦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以及泌乳方法,以滿足嬰兒成長營養所需,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3]。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母乳喂養情況均優于對照組,筆者認為對分娩后孕產婦加以母乳喂養宣教臨床路徑干預,可有效提高孕產婦母嬰皮膚接觸、早吸吮率及純母乳喂養效率,其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及喂養技巧掌握更為全面,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陳 玲,王曉玲.PDCA式母乳喂養健康宣教表在愛嬰醫院臨床中的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15,45(12):30-31.
[2]崔秀榮,張小學,劉桂蘭.臨床路徑結合路徑化健康教育在提高純母乳喂養率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4):2786-2788.
[3]李春平.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07):655-65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2.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