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濤,鄧芹艷,段亞軍
(1.武警河南總隊漯河市支隊衛生隊內科;2.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貝那普利聯合阿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
張金濤1,鄧芹艷1,段亞軍2
(1.武警河南總隊漯河市支隊衛生隊內科;2.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究貝那普利聯合阿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58例,依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給予對照組患者貝那普利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貝那普利聯合阿伐他汀治療,以3個月為1個療程。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情況、心肌梗死及心絞痛發生情況和療效。結果 2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治療1、3個月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貝那普利聯合阿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具有顯著血壓控制作用,療效確切。
高血壓;冠心病;貝那普利;阿伐他汀
機體血壓長時間高于正常水平的成人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可能性大,血壓水平越高,冠心病發生概率越大[1]。冠心病對患者身心健康負面影響極大,會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引發心肌缺血缺氧,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2]。臨床治療冠心病以控制血壓為主要目標,但藥物種類繁多,作用機制各不相同[3]。本研究給予29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貝那普利聯合阿伐他汀治療,以觀察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醫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58例為研究對象,依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對照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平均(58.37±11.81)歲;病程0.2~6.0年,平均(3.52±0.96)年。觀察組男14例,女15例;年齡43~81歲,平均(58.72±12.04)歲;病程0.8~6.0年,平均(3.41±0.88)年。2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未使用降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90 mmHg,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4]診療標準;2)經臨床確診冠心病。排除標準:1)繼發性高血壓;2)肝腎功能不全;3)服藥依從性差。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飲食控制、食鹽攝入控制及常規降壓知識宣教。給予對照組患者貝那普利(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口服,無利尿藥物使用時患者以5~10 mg·次-1·d-1為起始劑量,效果不理想可加至20 mg,2次·d-1,最高不得超過40 mg;有心力衰竭、腎功能減退或不能停用利尿藥物者貝那普利起始劑量為2.5 mg;有鈉、水缺失者起始劑量為5 mg·次-1·d-1。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使用阿伐他汀(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劑量10 mg·次-1·d-1,視患者情況予以調整(每次調整時間最少應間隔4周),最高不得超過80 mg·次-1·d-1。2組治療以3個月為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測定2組患者血壓水平;觀察2組患者治療1、3個月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情況。療效評價:以治療后患者血壓處于正常水平或舒張壓下降>20 mmHg,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以舒張壓下降10~20 mmHg,臨床癥狀緩解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1.5 統計學方法
2.1 2組血壓水平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舒張壓、收縮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情況比較
2組患者治療1、3個月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表2 2組心肌梗死、心絞痛發生情況比較
2.3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療效比較
臨床治療高血壓如持續1個月仍無法達到滿意血壓水平,增大藥物初始劑量、聯合多種藥物使用均有可取性,當某種降壓藥物治療效果不滿意或不良反應不可耐受時,可考慮其他藥物代替[5]。有研究[6]表明,高血壓患者冠心病發生風險為常人的2~3倍,血壓越高,冠心病發生可能性越大。
高血壓患者機體內血壓水平長期高于正常水平會導致血管內壁出現損傷,加之冠狀動脈內膜在兒茶酚、血管緊張素作用下發生損傷,從而誘發冠心病。貝那普利屬血管緊張素抑制劑,由人體攝入后,經水轉化為貝那普利拉,對血管緊張素Ⅰ具有較好的轉化抑制作用,從而降低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起到緩解血管壓力作用。此外,貝那普利可擴張靜脈和動脈,降低肺毛細血管楔壓,從而優化心排出量,可用于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7]。阿托伐他汀在血脂調節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作用機制為抑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活性,減少膽固醇的合成以降低總膽固醇水平,抑制三酰甘油、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兼具炎性因子、血管緊張素Ⅱ抑制作用,能夠減緩血管重構和心肌細胞的肥大。江美芝等[8]指出,阿托伐他汀不僅對粥樣斑塊具有良好的穩定作用,還可對左心室功能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二者聯合使用控制血壓效果更佳,與胡勇鈞等[9]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二者聯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能夠有效緩解癥狀,穩定斑塊并改善心功能。但臨床實踐表明,阿托伐他汀存在一定的肝毒性,如長期服藥,需對患者肝功能進行定期檢測[10]。
綜上所述,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效果確切,血壓控制效果顯著,治療效果較單用貝那普利更優。
[1] 宋希濤,劉暴,劉昌偉,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合并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發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2):126-128.
[2] 王力,張茁.缺血性腦卒中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狀況調查[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8):845-847.
[3] 張赟,許麗雯.纈沙坦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173-175.
[4]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13.
[5] 徐偉仙,王濤,王水強,等.抗高血壓復方藥物合理研發及評價的考慮[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3):286-288.
[6] 張鵬,彭國平.冠心病病人中醫證型與血脂及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2):1316-1318.
[7] 劉永建,尚春,南榮霞,等.貝那普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佳劑量[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1):40-42.
[8] 江美芝,馮定安,趙蔚詩,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鈣片對腦梗死病人炎性因子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1):1281-1284.
[9] 胡勇鈞,唐哨勇,陳姣,等.纈沙坦或貝那普利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4):291-293.
[10] 黃婉怡,李娟.他汀類藥物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肝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5,24(15):111-112.
(責任編輯:鐘榮梅)
2017-01-12
R544.1; R541.4
A
1009-8194(2017)05-0025-02
10.13764/j.cnki.lcsy.2017.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