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醫院,河北 衡水 253800)
·護理教育·
目標管理在護士層級培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李 雪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醫院,河北 衡水 253800)
目的 探討分析將目標管理應用于護士層級培訓中的效果,總結應用體會。方法 以我院臨床科室中參與層級培訓的324名護理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將目標管理引入層級培訓中,期間無新的護理人員加入,也無護理人員退出。對比分析培訓前后護理工作人員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技能操作考核結果。結果 與培訓前比較,四個級別的護理人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均有大幅度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N1級別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提升幅度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N2、N3及N4級別的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有大幅度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目標管理引入護理人員層級培訓,能夠顯著提高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層級培訓更加順利的開展。
目標管理;層級培訓;護士
護理人員的層級培訓是指根據護理人員的學歷、職稱、能力等多方面進行層級劃分,每一層級有其準入及晉級標準,通過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如晉級、薪酬、學術地位等來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與積極性,進而提升護理質量與護理滿意度[1]。而目標管理是指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政策,將工作任務進行細分,每項工作任務都會有相應的目標,達成目標后給予相應的政策獎勵,它主要包括目標的制定、執行及考核三個部分。目標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制度、方法,已經被應用于各個領域[2]。我院自2014年開始實施護士層級培訓,并將目標管理引入層級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臨床科室中參與層級培訓的324名護理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培訓前后護理工作人員的基本理論及技能操作考核結果,總結將目標管理引入層級培訓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臨床科室中參與層級培訓的324名護理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女288名,男36名;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5.43±4.35)歲;職稱分類:副主任護師12名,主管護師41名,護師68名,護士203名;學歷分類:本科199名,大專110名,中專15名。
1.2 方法
1.2.1 層級設立
查閱相關文獻,結合我院護理人員的年齡、學歷、職稱等實際情況進行層級劃分。N1級護士44名:臨床工作1年內及未取得護士執業證的護士;N2級護士85名:臨床工作1年以上及取得護師職稱5年內;N3級護士147名:取得護師職稱5年以上及取得主管護師職稱5年內;N4級護士48名:取得主管護師職稱5年以上及副主任護師。
1.2.2 目標設定及培訓
首先由護理部根據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及能力制定出相應的崗位職責、應掌握的理論與操作知識、應達到的目標等,在此基礎上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培訓計劃。根據制定的目標與培訓計劃,通過采取理論授課、專題講座、實踐操作指導等多種方法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每季度對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并總結,以指導下一季度的目標、培訓內容的制定。
1.3 觀察指標
培訓前后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并對比分析考核成績。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基本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與培訓前比較,四個級別的護理人員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均有大幅度提升(P<0.05)。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基本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基本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s,分)
注:與培訓前比較,*P<0.05
組別培訓前培訓后N1級(n=44)73.47±7.8991.72±5.44* N2級(n=85)72.74±9.1694.56±6.20* N3級(n=147)74.14±8.2390.33±4.57* N4級(n=48)73.98±6.3789.91±5.28*
2.2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
與培訓前比較,N1級別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提升幅度較小(P>0.05);N2、N3及N4級別的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有大幅度提升(P<0.05)。見表2。
表2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注:與培訓前比較,*P<0.05
組別培訓前培訓后N1級(n=44)80.08±5.3385.48±6.17 N2級(n=85)83.53±6.2793.29±4.46* N3級(n=147)81.76±5.6092.11±5.32* N4級(n=48)84.25±4.4694.40±3.57*
目標管理以效果為導向,使得層級培訓更加科學化:首先,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能夠明確知曉本層級及相應階段的學習目標,進而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參與培訓,努力達到相應目標;其次,目標管理采取分階段考核的形式,使得護理人員能夠對相應培訓階段進行系統回顧,主動反思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培訓者也能夠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以促進分級培訓順利開展[3-4]。
本次研究分析可見,通過在護理人員層級培訓中引入目標管理,切實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基本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考核效果良好。
因此,將目標管理引入護理人員層級培訓,能夠顯著提高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層級培訓更加順利的開展。
[1] 謝瑾蕙.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現狀及發展策略[J].中國臨床護理,2011,3(5):449-452.
[2] 張曉霞,劉 珊,羅 娟.目標管理在臨床科室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武警醫學,2013,24(8):733-734.
[3] 曾凡瑜,岳 明,方 萍.神經內科護士目標管理結合分層次培訓對提高崗位勝任能力的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30):299-300.
[4] 王 丹,曹 英,熊 琴.目標管理結合層級培訓在重癥醫學科護理人員臨床培訓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護理,2015,2(4):348-350.
本文編輯:張 鈺
R47
B
ISSN.2096-2479.2017.3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