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打坐冥想,吃得多樣

我國文壇巨匠郭沫若對中國的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生于1892年,卒于1978年,享年86歲。郭沫若的養生之道是:長期堅持打坐和注意合理飲食。
郭老認為,打坐不僅可以使大腦得到充分的調整和休息,還可以防病健身,修養性情。他說:“打坐于修養上最有功效,我很贊成朋友的打坐。”郭沫若86歲高齡,與長期堅持打坐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就是在飲食上,郭沫若從不講究大補,卻十分注意飲食多樣化。因為他是四川人,習慣以大米為主食,并兼食粗雜糧,無論是燒餅、餃子、面條、發糕、餛飩、豆包、粥他一律品嘗,他吃的發糕中要摻進一定數量的玉米粉。這樣做是要粗細均衡,易于消化。郭沫若夏季首選的消暑佳品就是綠豆稀粥。他吃菜講究少而精,多以素菜為主。他認為自己一生最愛吃的就是海米炒芹菜、清炒油菜,葷菜就是清蒸魚和醋椒魚。特別要說明的是,郭沫若喜歡自己親手采摘一些野菜,還有一些中醫藥用的植物葉子、莖和花來食用。郭老認為,野菜清香味美,能調劑人的口味,調節人的腸胃和消化吸收功能。郭沫若一生中常喝的飲料很簡單,一是面食的原湯;二是喜歡喝龍井茶,但從不喝過濃的茶水;三是節假日、逢年過節喝一點葡萄酒,每次只喝少許。
郭老的飲食之道,是合乎營養學原理的,尤其日常飲食的多樣化,有助于充分攝取多種營養素,從而有益健康長壽。
(摘自“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