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 楊會來, 孔德化, 蔣明貴
(長江重慶航道局, 重慶 401147)
萬州長江二橋濱水生態公園工程通航安全分析
楊 勇, 楊會來, 孔德化, 蔣明貴
(長江重慶航道局, 重慶 401147)
文章依托長江二橋濱水生態公園工程,通過該工程建設的對交通組織、臨水設施、安全監督、風險分析進行論述,概括出項目的通航安全影響,為管理部門根據項目管理制定相應措施提供依據。
臨水設施; 通航; 安全
萬州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重慶市的東部,三峽庫區腹心,是長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具有“山城和江城”的雙重特性。擬建項目位于萬州長江二橋北橋頭下濱江區域,對面為萬州第一中學,臨近諸多住宅小區及商業美食街。項目占地面積為56 600 m2,主要服務人群為濱江路休閑市民,將著力營造萬州生態型濱水空間的試點區域。整個基地地形較為平坦,僅在緊鄰濱江道路及鄰水地塊形成現有硬質護坡,地塊三面鄰水形成半島地勢,受三峽水庫調配影響變化較大。
擬建的萬州濱水生態公園項目位于萬州長江二橋北橋頭下濱江區域,對面為萬州第一中學,臨近諸多住宅小區及配套商業美食街。該處屬于長江萬州水道左岸水域,長江上游航道里程為329.2~329.5 km。
工程地理位置見圖1,工程前沿(158 m高程)控制坐標(北京54坐標系)為:
A:X= 3411958.4256,Y= 36538090.5408
B:X= 3411958.9995,Y= 36538162.6213
C:X= 3412011.2221,Y= 36538364.2980
D:X= 3412065.9847,Y= 36538441.0114
E:X= 3412185.0512,Y= 36538440.8868

圖1 萬州濱水生態公園項目工程地理概位
2.1 工程對交通組織的影響
2.1.1 工程對船舶航路的影響
2.1.1.1 工程河段船舶航路
工程河段通航船舶按《長江三峽庫區船舶定線制規定(2010)》航行,除橋區航段外,上行船舶應沿左岸一側通航分道,下行船舶應沿右岸一側通航分道盡可能靠右航行,并遠離航道中心線。
船舶通過橋區航段,應當盡可能靠本船右舷一側的通航分道航行。大型船舶如因操作上受水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而在航行及會讓方面存在困難,難以完全按照規定的通航分道航行時,可占用部分航道中心線水域。
2.1.1.2 施工期對船舶通航的影響
根據本工程施工計劃安排,在施工期間利用三峽庫區低水位運行期間的有利時間段,先進行158~165 m高程的灘涂綠化工程,再對165~173 m范圍的護坡加固、綠化建設,最后進行173~175 m高程各段的擋土墻基礎和排水箱涵的施工。
工程所在左岸為上水船舶航路一側,船舶的航行線路距岸較近,但本工程施工難度不大,施工工期較短且施工區域與主航道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所以工程的建設對船舶航行的影響較小。
2.1.1.3 營運期對船舶通航的影響
工程建成營運后,165 m以下為自然灘涂區,165~173 m為原有的硬質護坡和處理后的植物化護坡,而在173~175 m為建設的生態步道以及自然基塘,175 m以上區域為兒童沙坑、景觀眺望臺、生態草坪和自行車環道等多功能的公共空間。
各水位期,工程165 m護坡前沿與主航道邊界有150 m以上的距離,與船舶航線距離約170 m,距離較遠。總體來說,工程建設對工程河段的船舶航路影響不大。
2.1.2 工程與船舶航線的關系
為分析工程對船舶習慣航路的影響,下面以工程前沿與航道內行駛船舶航跡線的關系作為參考依據。本報告收集了2016年9月20日工程河段的船舶實測航跡線(圖2)。

圖2 工程河段的船舶實測航跡線
本次船舶航跡線測量時間正值水位蓄水期,此時萬州水位在151.3 m,水流平順,流速比降較小。由圖2可以看出工程外側距離船舶上水航跡線最近距離約為120 m,與船舶下水跡線相距更遠。
2.1.3 通過工程河段船舶駕駛操作
(1)上、下行大型船舶同時駛近橋區航段水域,上行大型船舶應等候下大型船舶行駛出后,方可駛入。上行大型船舶如已先行駛入,下行大型船舶應在橋區航段外下行通航分道內采取減速、停車、必要時調頭的等讓措施。
(2)大型船舶和非大型船舶同時通過橋區航段,在遵循各自靠本船右舷一側通航分道航行的前提下,非大型船舶不論上、下行,均應密切注意大型船舶動態,采取在本船的通航分道內盡可能靠航道邊界線一側水域航行的措施,主動避讓大型船舶。
(3)非大型船舶通過橋區航段,必須按規定的通航分道航行,互會左舷。在橋區航段禁止船舶追越及并列行駛。
2.2 工程對相鄰水工設施的影響
(1)工程上游長江左岸約1 200 m處為萬州海事巡航基地,該處停靠有兩艘長江海事巡航躉船。該處距離工程區域較遠,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小。
(2)在工程前沿停靠有一艘“平湖食尚”餐飲躉船和一艘小型躉船,工程在建設期間以及建成后,業主需與該兩艘躉船取得聯系,協商好相關事宜,避免相互間產生影響。
(3)在工程區域的下游位置有重慶市萬州區港航管理局修建的“萬州康家坡201603號”地錨,該處為高洪水位公共應急地錨,最大能靠泊5 000 t級的船舶。濱水公園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保留該處的地錨,不會對該地錨的結構和位置產生大的變化,相互間影響較小。
(4)在工程下游約50 m處為萬州長江二橋,該橋全長1 148.86 m。由于該橋梁主跨橋墩比工程前沿線更加靠近河心,且工程建設不會對橋下區域地形產生改變,更不會對橋墩的結構和安全造成任何影響,所以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小。
(5)在工程下游長江左岸2 000 m范圍內(即聚魚沱至雙溪河一帶)依次存在多個浮躉,分別為環衛轉運躉01號、國和浮吊、中興躉、絞10號躉、渝道82躉、渝道79躉以及萬州大橋航道基地。這些躉船距離工程區域最近的是環衛轉運躉01號,約有200 m距離。由于工程建設期間和建成后均不涉及船舶的使用和靠泊,加之相互間保持有一定的安全
距離,所以工程與下游浮躉、浮吊以及航道基地影響較小。
(6)此外,工程區域附近無其他碼頭、渡槽、取水口、水下過河建筑物等水工建筑物。
根據擬建工程的位置可以看出,工程處于萬州港區河段,周邊的水工設施較多,整個航道條件較為復雜,在工程施工及建成后業主應積極處理好工程與周邊水工建筑的關系,避免因工程建設影響周邊水工設施的正常運行。
2.3 工程對安全監管的影響
擬建的萬州二橋北橋頭濱水生態公園項目主要為萬州區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空間,整個項目在建設以及營運期間均不涉及到船舶的使用和停靠。但由于工程位于萬州城區,建設地點屬于萬州港區河段,建成后人員流動的數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有關部門對港區人員管理、船舶動態等的監管難度。建設單位應完善好相應的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實好相關的應急方案,積極與管理部門溝通、協商,處理好相關事宜,保障好港區內的安全監管的形勢。
2.4 通航風險分析
根據現場觀察、對擬建工程的分析和有關通航安全管理規定,擬建工程影響通航秩序的風險主要有:
(1)工程河段較為繁忙,過往船舶較多,船舶動態較為復雜。在三峽175 m蓄水后,工程175~173 m高程修建的公共游樂區平臺會被水淹沒,可能會使來此靠泊的船舶造成擱淺、撞擊等事故。
(2)擬建工程夜間施工時,臨航道一側的燈光對過往船舶有一定的影響。
(3)三峽庫區成庫后,工程所在河段位于常年庫區,存在累積性淤積的趨勢,需定期觀測港池水深。
擬建工程對工程河段通航安全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船舶實測航跡線可以看出,工程距離現行的船舶航路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對通航船舶航路影響較小。
(2)工程附近水工設施較多,在工程施工及建成后業主應積極處理好工程與周邊水工建筑的關系,避免因工程建設影響周邊水工設施的正常運行。
(3)工程的建設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部門對港區安全監管的難度,建設單位應完善好相應的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實好相關的應急方案,積極與管理部門溝通、協商,處理好相關事宜。
[1] GB 50139-2014 內河通航標準[S].
[2] JTJ 287-2005 內河航道維護技術規范[S].
[3] JTS 180-4-2015 長江干線通航標準[S].
[4] 國發〔2002〕35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S].
[5] 交規劃發[2010]82號 重慶港總體規劃的批復[S].
楊勇(1967~),男,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航道工程、航道管理;楊會來(1981~),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航道工程、航道管理;孔德化(1983~),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航道工程、航道管理;蔣明貴(1964~), 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航道工程、航道管理。
U656.1
A
[定稿日期]2017-04-14